“时效性”是“读书无用”的托辞吗?

作者: 生还者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09:18 被阅读0次

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

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包括很多知识在内的大量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因此,很多记录在书本上的知识有可能会迅速地被淘汰,或者过期。所以,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言,读书已经是“相对落后”或者“相对滞后”的。

这种观点,不仅仅被一群鼓吹“读书无用”的人支持、吹捧,连一部分所谓的专家、学者也不假思索地支持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书没有足够的“时效性”。因此,读书这件事已经变得“没什么价值”。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怕是把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

如今,有太多的人,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永远只看表面,从来都不会仔细地想,更加不会往深处去思考。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只要他们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用不上的东西,就是无用。

但是,这个世界是由他们的想法而决定的吗?能够由他们的想法来决定吗?

如果单纯地用所谓的“时效性”来衡量一件事物的价值,请问,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什么东西是最没价值的?所谓的“大多数人”热衷、追捧的那些人、那些东西,能有多大的价值?

请大家想一想,目前,哪些东西是“大多数人”最喜欢的东西?

有的人可能会回答,是网络段子、八卦新闻;

有的人可能会回答,是各种游戏;

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各种影视剧;

还有的人可能会说,是搞笑短视频、网络直播。

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但是,这些东西的“时效性”强吗?如果以“时效性”强不强来衡量它们,它们能有多大的价值呢?

经常使用某些社交平台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如今的大多数社交平台上,热点话题的更迭速度早已快到令大多数人眼花缭乱。上午的热点话题,到下午就只能通过搜索来找到,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几天之前的热点事件,只要没有后续,或者没有任何有话语权的人继续跟进,一定会被大多数人忘得一干二净。

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段子、八卦新闻的所有快餐式信息,能有什么“时效性”?它们的“时效性”甚至还不如早已被淘汰的报纸。报纸最起码还有一天的有效期,网络段子、网络新闻的有效期很可能连几小时都不到。

它们能带给大多数人什么有用的东西呢?多半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被很多有话语权的人推崇的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也同样如此。

除少数致力于长期传播有价值的深度内容的作者和主播之外,有哪些短视频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又有哪些主播能够长盛不衰?

恐怕只有那几个数得出来的、顶端的佼佼者才有可能。

这一点,和许多传统行业,尤其是写作、绘画等文体类行业,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哪个行业中的从业者没有事实上的三六九等?哪个行业中的产品没有好坏之分?

在游戏行业中,畅销大作和骗钱的垃圾游戏能一样吗?在影视行业中,经典名剧和“抗日神剧”能一样吗?

为什么一提到书,就有人一概而论,不知道这世界上有“好书”和“烂书”之分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看那些段子、短视频、八卦新闻,或者玩游戏,只是想放松、消遣,没想从中学什么东西。

但是,这岂不正好说明,段子、短视频、八卦新闻之类的东西和书籍不应该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吗?作用和定位都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能够互相替代呢?

更何况,对于真心热爱读书的人而言,读书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这一点,是那些鼓吹“读书无用”的人不可能体会到的。

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话:自己是什么,看别人才会像什么。

只热衷于毫无意义的垃圾信息的人,自然会认为,垃圾信息就该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他们甚至还会认为,不像他们一样,就不对。

远离他们,是最节约成本的选择。

所有的书,都要被“时效性”这一评价标准束缚吗?

我的答案是:未必。

书籍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书,讲述的内容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受众群体也不同。它们的“有效期”,也就是它们能够流传的时间,自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在我看来,最不被“时效性”束缚的一种书,便是历史类著作。

原因很简单。

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件,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或者曾经存在过的人或物。它们所代表的,正是它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也就是说,它们本身就是属于它们的那个时代的,而不是属于当下的。

阅读历史类著作,就是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事、存在过的人或事物。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不喜欢历史,我也不需要了解历史。

这就又绕回到“我不喜欢、用不上的东西就是无用”这一命题上。

什么东西是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喜欢、都用得上的?不能满足这个条件的东西,就都没有用?有这种想法的人,能不能永远只活在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要去打扰其他人?

同样的道理,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拥有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效性”影响的能力。

而且,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说的是真正的文学作品,不是那些只追求“爽”、只为“蹭热度”、只为吸引某些人的眼球而生的东西。

流传至今的文学名著,同样能够代表它们诞生的那个时代。它们要么汇集那个时代的精华,要么鞭挞那个时代的丑恶,要么如实地记录和反馈那个时代的风貌。

它们和所有的快餐式信息都完全不是同一种东西,更不是“上午出现,下午就只能通过搜索来找到”的东西。

至少,这两类书籍当中的优秀作品就拥有不弱于世界上大多数事物的“时效性”。即使很多人使用网络等平台保存和阅读它们,也仅仅是改变它们存在的形式,而不是改变它们本身。

这是对它们不感兴趣、无所谓的人不能否认的。

我很欣赏的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历史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

这句话,完全可以送给所有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更适合那些多管闲事、好为人师的人。

他们的“时效性”,未必会比他们追捧的东西强到哪里去。

2020.12.20

相关文章

  • “时效性”是“读书无用”的托辞吗?

    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 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包括很多知识在内的大量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因此,很多记录在书本上的知...

  • 读书真的无用吗

    有人说读书无用,读书真的无用吗?若读书无用,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人参加高考呢?难道是他们闲着无事吗?他们不是闲着无...

  • 蹩脚的托辞

    言而当,智;默而当,亦智。 今天看到女儿的模考作文素材,是《新民周刊》在2月12日刊登的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的《我的...

  • 孤托辞

    孤与君离,故寄一书函笺。 若离兮,不忆与君行,或以丝竹之乐。 短歌兮,风许离愿漠与舟,手足情涩。 孤君望婵娟,酣酒...

  • 穷忙式加班是无能的托辞

    我们都加班多少多少天了,巴拉巴拉巴拉。 这样的话领导说,同事也说,公司上上下下都有这种风气。大体意思就是你看我都这...

  • 用人托辞(转发)

    1、某人谨小慎微 A:想用他,就说此人办事沉稳; B:不想用他,就说此人过于保守。 2、某人咋咋呼呼 A:想用他,...

  • 顿悟

    “情到深处无言”,“爱到浓时无语”,以前不理解。 人是群居动物,不交流,难道不是绝情之人为自己寻找的托辞和借口吗?...

  • 《聪明的投资者》之投资与投机 | 读书笔记

    写在前面 自上次推荐《聪明的投资者》这一伟大的著作后,有人留言: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吗?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

  • 读书无用吗?

    今天,我去了一家儿童教育培训机构面试。HR问我怎样看待儿童培训?我讲了一个“格赛尔做了一个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 读书无用吗?

    2/57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很久很久以前,江湖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读书无用论。那么今天胖燃介绍的这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效性”是“读书无用”的托辞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wh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