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领悟。中小学的的语文课程绝大部分课时都用于阅读教学。
在这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我们会在不同的场合中都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单位的“悦读吧”中更是采取不同的形式让老师们进行阅读打卡。每班的语文老师也在班级群里提出让孩子们坚持阅读。我们的种种行为都指向一个目标:多读书。
可实际情况如何呢?这次批阅“阅读”试卷,还是让我大为吃惊。老实说,本次的阅读试卷一点也不难,因为所出的内容均为《十二岁前的语文》和各级必读书目上的内容。只要孩子们坚持阅读了,这些试题对他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分析孩子们阅读成绩低劣的原因,只能有一条可解释的通:孩子们并没有认真读书。读书难吗?不难。为什么没把这不难的事情做好?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影响结果。从结果往前推,就说明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阅读观。
阅读观是指对“阅读这件事”的认识,即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么读。在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一书中,王教授将阅读观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诠释:阅读为丰富和扩展人生经验;读者自愿、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在王教授看来,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在阅读中学会辩识优劣,愿意接触好书、好文章、好作品,愿意进行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阅读,是学习阅读的第一要义。在于文本对话中,读者不断提升自己和书面文本的对话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力和感受力。在阅读之后,对话仍在持续。
细品王教授对阅读观的认识和理解,思考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见到的种种阅读行为,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完成任务而读书,读书过程中缺少与读者、文本的对话,缺少必要的思考。犹如“囫囵吞枣”,如果没有对话与思考,又怎能会有真正阅读的发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希望自己能沉下心来认真读书,与读者对话,与自我对话。在对话思考中,见自我,见众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