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个人经验来说,单纯的背诵单词,是很么有效果的。因为,那么多单词,死记硬背是超过记忆力负荷的。
(1)
在最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跟着老师读,背诵句子,而不是单词。
因此,在初中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逐渐打下了英语的语言基础。
背诵了很多基础的句子,对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
考研的时候,当时觉得单词量不够,就买了一本大厚本的考研词汇宝典。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单词的方法。
先把整本书按照15天的计划,进行了分类和归组。
每组单词若干页。
要学习单词,不能从字母a开始,那样你会觉得目标太遥远了。
你完全可以从z,从JKL等单词数少的字母开始。
这样就能打消看了几天还在开头的几页里的影响。
然后,我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22个字母的快速浏览式学习。(剩下的4个字母,现在都没有系统学习,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了)
所谓快速浏览式学习,就是看到容易的,就扫过去,划掉。
看到难得,在句子里理解该单词的意思。理解之后,标记一下,作为下一阶段复习的重点。
在学习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不认识的单词,一定找到那个单词,并进行学习。同时,在这个句子上标记出该单词的页码,方便复习的时候查找确认。
而且,这一个过程,已经将单词进行串联了,而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单词了。
半个月的时间,每天按照计划执行。虽然每个单词上花的时间多了点,但是每个单词基本上见了面就都认识了。
这就是快速突击的学习方法,加上一点小技巧,就逐步建立了单词的网络。
(3)
同时,还买了一本精选阅读理解220篇。每天学习两篇,并循环复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验证所学习过的单词,并在句子中进行验证、确认。另一方面,遇到的新词,再回到单词手册中,按图索骥地查找、学习,反复强化。
在每篇文章的学习中,做到没有一个不认识的单词,没有一个搞不懂的句子。
当天,要至少面对一篇文章4-5遍。
第二天以及之后,可以按照艾宾浩斯曲线进行有计划得到复习和强化。
(4)
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地区背诵单词表或单词清单。
而是通过对单词进行反复的理解,关联,逐步形成单词网络。
尤其是在句子中学习、了解单词的含义,比单独理解一个个孤零零的单词要容易得多。
在最终的考研中,几乎没有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也几乎没有不理解的句子,顺利通过了”考验“,也通过了”考研“。
写于2019-05-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