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我的公众号【一纸荒废】
作者:还寒
LGBT群体 LGBT群体前情提要
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剔除。
2001年,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紧接着是:
2003年,比利时
2005年,加拿大、西班牙
2006年,南非
2009年,挪威、瑞典
2010年,葡萄牙、阿根廷、冰岛
2012年,丹麦
2013年,巴西、法国、新西兰、乌拉圭
2014年,英国(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
2015年,卢森堡、爱尔兰、美国、墨西哥
2016年,哥伦比亚
2017年,芬兰、斯洛文尼亚、德国、马耳他、澳大利亚、奥地利
2018年,捷克、哥斯达黎加
2019年5月24日,中国台湾同性可以正式登记结婚,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区。
正文
很久以前,作家林卓宇发过一条微博,大致的内容是,近期LGBT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并且好评不断,他在思考为何异性题材的相似爱情故事会相对平庸,但转换成同性就会好评不断。
昨天,2019年5月17日,世界不再恐同日,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又近了一步,并且下一个星期,台湾同性恋同胞们就可以正式地结婚了。于是我想到了上面提到的微博。
我想,一个时代会有它独特的声音,那种声音会超出其他的声音、予以人振聋发聩的效果。在赤贫时代,食物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声音,它比天还重要,比生命还重要(毕竟,没有食物哪来的生命呢?)。在战争的时代,反战就是那个时代的声音,所有带有反战字眼的事物会比其他话题更引人注目。
这或许就是每个时代的特殊印记,那种开创性的事物,可能是一个女子的微笑,可能是人类代替神出现在画作之上。在如今看来这些都极其平常,因为我们早已过了一个生来为了赎罪死后上天堂的时代,我们已经过了一个寻常街头经常有人饿死的时代。
那,我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两个关键词:
自由和平等。
同性婚姻合法化正是自由的代表,LGBT群体、酷儿以及性别认知模糊等等,全都为着自由和平等在发声。这是这个满足了吃的问题的时代要继续讨论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LGBT类型的电影一上映便好评如潮(当然由韩庚主演的中国同性电影《寻找罗麦》除外,无论是审核还是本身剧本的关系,这都跟LGBT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个时代,人们放下砖头和碗筷,开始询问一个终极问题:我是谁?
每当我点开LGBT的话题时,总是会看到一系列荒谬的悖论。诸如,有人说:“同性恋怎么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怎么办?”第一,同性恋不是越来越多,而是敢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人越来越多了。第二,是这个开放的时代,是这个给你足够的土壤让你生长的时代,帮助你认识到了你自己。设想,一个从小没有听说过“同性恋”字眼的gay,怎么会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当他发现自己对某个男生颇有好感的时候,大概不会思考取向问题,而是觉得自己对那个男生具有某种特殊“兄弟情”,更有甚者会觉得是自己脑子出了问题吧。
正是这个发展参差但多元的时代,给了这个群体希望,虽然也同时伴随着痛苦。
至于有些人担心的“假如人人都变成同性恋”的奇怪问题,我再次解释,一部分人成为LGBT是因为他们终于认识到了自我,这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变成”同性恋。并且,“变成”这一词本身就非常奇怪,同性恋不是“变成”的,而是“发现”的。就像一个人突然听到了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他不是扭转自己的爱好去喜欢那种音乐,而是他终于发现了那种音乐。
其实LGBT这个话题,我跟朋友已经讨论了非常多次了,相关的新闻、电影和书籍也着实关注了不少。说实话,这个话题在我这里已经聊烂了。并且我觉得,一个更好的自由社会,应该是终于有一天大家都不爱聊这个话题了。就像午餐吃饭还是吃面一样,有什么好聊的呢?有什么好召集大家围坐在一起辩论的呢?一个真正好的平等的时代,是我们不再把种族、LGBT当成一个问题,而是把所有人都平等的对待。
在我心里,LGBT群体已经与异性恋群体几乎无差别了。但看到网络上一些人的发言,我又忍不住出来说说话,就暂且把这个群体“特殊化”对待一下吧。
这个世界的发展是极其参差不齐的,大到每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年龄层,都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以为身边的圈子现状就是世界的现状那般活着。在我自以为人们对LGBT群体的包容度已经非常高的时候,转念想到,我的长辈们,我的遥远的亲戚们,也许还对这个群体有着极其匪夷所思的看法。
这就是我如此大张旗鼓地发朋友圈、发公众号的原因。
我自然希望世界可以无差别的对待不同的人,我也学习着去接纳更多新鲜事物。但写下此文,写下颇有些“特殊化”对待LGBT群体的文字,是为了给那些暂时还不理解、不接受LGBT群体的人们看看。
我不知道我希望的那个世界是否过度理想化了,但我心里已经住着这样一个世界了。
至于你们心里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你们自己看着办。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一纸荒废】
荒废写,荒废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