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儿子从书包里拿了七本书出来,让我带到祁小门口小店里包上。想着六七公里的距离,这么多书还是懒得带来带去了,决定下午买点自粘书膜回来自己包。上完课,急匆匆赶回新城区,压根忘记了这一档子事儿,到家才想起来。本来想着吃完饭出去散步时,顺带去知心书屋买书模,孰料娃他同学让王烺陪着一起去书店,正好省得我跑一趟。
买回来后,人家一句不会包就躲房间看书了,许是我溺爱的原因,不然这么大个孩子贴书膜都不会。唉,只能老母亲亲自上阵。撕去中缝的纸,书本固定好位置,然后依次撕去封面、封底的纸,注意抹平,依次把封面、封底的三条边折好。说起来简单,可是七本书弄好也花了我个把小时。
前些年,图省事,发完书,总是往门口小店一送,然后第二天拿。细心的老板娘还会赠送姓名贴,儿子写上名字、班级,然后贴在书模里面,方便查找。
再往前几年,自粘书模尚未问世,多半是买塑料的书壳直接装进去。这一项活儿,当时总是儿子自己干,只不过有时候扉页被弄得皱皱巴巴。用过一段时间后,书壳会发黑,也容易被土匪样的小家伙弄破,只得重新更换。
记得儿子刚刚上小学,买的是包书纸,印油各种图案——愤怒的小鸟、奥特曼、机甲战士等。回家后,会按照书的大小裁剪好,然后包好。
记得我们小时候包书多半用的是年画纸,那些旧年的年画,在开学初就派上用场了。年画从墙上、板壁上被小心撕下来,掸去灰尘,抹平。母亲操起她做鞋用的长而扁的割底刀,把一张旧年画裁剪成大小合适的几份。接着用剪刀剪去中缝初、拐角处多余的纸,然后不同方向的折叠、包好。最后,用毛笔在封面上写上书名和自己的名字。
母亲包书不是很讲究,多半只是注意把图案放在封面,什么《年年有余》《八仙过海》《麻姑献寿》。偶有年画正面太脏,把白色的反面包在外面。对于有些人家还在书的四个角再贴上一个套,以保护四个角不易磨破,母亲是从来没给我们包过。
再大一点,就是姐姐帮着包了,我在一旁打下手,递递剪刀之余也学着包。
纸包的书,没到学期过半就会破裂。母亲就会到舅公家或是邻居家,讨要一些废旧报纸,重新把书包好。对于我爸书弄脏了,书角卷起来了,母亲总是宠溺地骂我不像个女孩子。
只是,如今母亲已逝多年,我却做着当年她为我做的事情,这就是母爱的传承吧。后天就是中元节,惟愿母亲偷偷来看我一眼,祝母亲在天堂里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