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庞余亮
鲁迅文学奖得主、万松浦文学奖得主
知识要点:
01 用破题刀,找到散文的灵犀
02 用续尾刀,续上闪光的貂尾
03 用隐首刀,反推伟大的开头
(这三把刀的名字,起得真好)
引言
好的散文总是要看好多遍,甚至几十遍,这样死皮赖脸的读法,就是“破 文”。
案例 |朱自清《背影》
※ 记事忆人的时空经纬结构
※ 儿子准备北上,父亲去车站送行。
※ 父亲越过站台给儿子买桔子,儿子眼中烙下了父亲的背影。
□ 案例 |朱自清《背影》
※ 状物绘景的多边形结构
※ 描写车站的场景,儿子让父亲回去,父亲要买橘子;描写月台栅栏,父亲穿 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
※ 仿佛有台摄像机,多边形拍摄,这台摄像机是儿子的眼睛,也是儿子的一颗 心。
□ 案例 |朱自清《背影》
※ 抒情说理的灵魂映象结构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此,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迁: 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案例 |朱自清《背影》
大与小的对比结构:四个“一大一小”
※ 无垠广阔的岁月和几年前的背影。
※ 宽阔嘈杂的车站和小月台。
※ 父亲是一个胖子与逼仄的月台。
※ 父亲全身都是肥胖的青黑色与几只朱红的小桔子。
在知道有哪些结构后,要学会“破文”, 读破文章,拆解 其中的结构,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养分。
用破题刀,找到散文的灵犀
如何练习?
学会“破题”,找一本散文集,着到作家写的题目 ,不看作家写的内容,想一想,假如是我们写,应该怎么写?
题目《比邻而居》,让你写一篇散文,你会怎么写?
写法分析: 用时空经纬结构,把人、事、理编织在一起,通过观察、接触,写发生争执、宽容、和解的故事。
例如: 《 一面》 《我的邻居某某某》 《大嗓门的邻居》 《邻居的花》 《楼梯风景》 《电梯风景》等。
案例 |王安忆《比邻而居》
用鼻子写了十二三户没有见过面的邻居
详写第一个邻居:描写第一家的气味, 一共拐了八个弯
炒菜的味道 熏艾和端午
炖菜的味道 生病的草药味和炖菜味道
尝试堵住烟道 病愈之后大补的羊汤味道
堵烟道失败,味道继续接收 回到日常的一 日三餐的味道
认识了素未谋面的邻居,接受了比邻而居的生活
案例 |王安忆《比邻而居》
※ 写一个喝咖啡、吃西餐的邻居。———— 二重唱
※ 简写第三位苏锡帮的甜味邻居和第四位不知道什么味道的邻居。————作家已经敞开心扉,与生活和解
破题刀的用法
※ 看题目,拟结构;
※ 与名篇,作比较;
※ 找差距,寻不足;
※ 常常练,善构思。
题目《书房八段》,你会选取哪八段?
案例 |李敬泽《书房八段》
不大不小的面积 书房里的视听设备
南朝向的阳光和老乞丐的琴声 主人 书桌的故事
我的有趣或者无趣的书 书房的其它物品
书房里的床
02 用续尾刀,续上闪光的貂尾
如何练习?
※ 看到题目,也看到开头,但不再往下看,试试我们能否用
※ 最恰当的结构,续上一条有力的、闪闪发光的貂尾?
※ “续尾刀”锻炼的是我们能否拥有“完整表达”的能力。
等待好结尾的出现
案例 |庞余亮《母亲的香草》
※ 开头:从母亲的蛤蜊油写到栀子花,又写了母亲钟爱的“穿英”。
※ 结尾:觉得缺少什么,停顿不写了。
※ 重续结尾:误打误撞去了庐山植物园,找到“穿英”的学名——靡芜。
案例 || 庞余亮《母亲的香草》
“蘑芜”原来是一种自古代就有名的香草和中药。它是妇女专用的香囊的填充物也是治女性偏头疼的中药。古乐府写过它。唐诗中写过它。宋词中写过它。《本草纲目》写过它。《红楼梦》的第十七回中,“靡芜”还出现在大观园中。可它竟然是母亲的香草。它又叫“薪蔗”“江蒿”“川”。“穿英”,应该是“川”的串音。我还是喜欢它叫作“穿英”。“穿英”,多么像一个穿着补丁衣服扎着一条粗辨子清清爽爽的穷人家的好女儿。
日常的“穿英”却有高贵的来历,与母亲有关,又与母亲无关。
题目《柳信》,看到这样的开头,你会怎么写结尾?
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覆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此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钱虫多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日常的“穿英”却有高贵的来历,与母亲有关,又与母亲无关
用续尾刀,续上闪光的貂尾
写法分析
※ 柳信,柳树发芽带来春的信息。 一般想到的是冬天和春天,还有柳信和人的关系。
※ 可以用状物绘景的多边形结构,像《难老泉》那样,把有关柳树的知识,以及柳树和自己生命的关系写出来。
※ 也可以用抒情说理的灵魂映象结构,像《神奇的丝瓜》那样,写出柳树的顽强和神奇。
用续尾刀,续上闪光的貂尾
案例 | 宗璞《柳信》
使用记事忆人的时空经纬结构:永恒的悲伤会被每年一度的柳信之绿照亮 第一个时空: 少年以及中学的一首诗,是明亮的柳信。
第二个时空: 四十年前,小花猫死去,埋葬在残冬的柳树下,悲伤中看到了柳信。
第三个时空:四十年后,母亲去世,母亲的狮子猫被人打死,最黑暗时,看到了柳信。
第四个时空: 清明节插在门外的柳枝、插在母亲骨灰盒边的花瓶里的柳枝。
用春天照亮冬天,用新生的喜悦拯救死亡的悲伤
续尾刀的用法
看题目,熟开头;
※ 捂结尾,大胆想;
※ 顺结构,理文脉;
※ 不怕拙,多练习;
※ 亮貂尾,我能行。
题目《雨和瓦》,看到这样的开头,你会怎么写结尾?
我从此认为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
写法分析:
※ 可以用抒情说理的灵魂映象结构,写青春的雨和生活的瓦。
※ 可以用状物绘景的多边形结构,写经历的挫折之雨到觉悟之路。
案例苏童《雨和瓦》
※ 跟着少年视角前行,雨水的声音、雨水中的人、屋檐下躲雨的人、雨水中准备练习跳水的男孩,高潮是雨水中的音乐。
※ 在雨和瓦制造的音乐声中,心中最重的出现了——那个伏案缝衣的母亲。
※ 使用水墨画法,写童年,写少年,写到母亲。 母亲是我们的起点,最黑的部 分是母亲。最黑的部分,也是最明亮的部分,最明亮的部分,也是最疼痛、最滚烫的部分。
03 用隐首刀,反推伟大的开头
用隐首刀,反推伟大的开头
如何练习?
※ 有时候,结尾闯进了我们的头脑中。有了结尾,再想开头,
※ 看是否能反推出伟大的开头?
案例 |鲁迅《社戏》结尾
“真的, 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倒叙写法
“真的, 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 先写在北京看戏,有两场特别不愉快的戏。————欲扬先抑
※ 再写明亮得像绝唱一样的童年社戏。
案例 |庞余亮《跑吧,金兔子!》
脑海中有只金兔子在奔跑
※ 为了写金兔子,必须写春天的油菜花。
※ 为了写篮球,必须交代泥操场。
※ 为了写泥操场,必须写乡村学校的简单体育生活、乒兵球和冬天打擦片。
案例 |庞余亮《寂寞的鸡蛋熟了》
脑海中有只在煤油灯上煮熟的鸡蛋
※ 鸡蛋在罩子灯上煮熟,罩子灯下有个刻钢板的我。
※ 刻钢板的我是在冬天,冬天的寂寞更为寂寞。
※ 为什么寂寞,因为在乡村学校。
因为乡村学校,有了乡村的鸡蛋。
用隐首刀,反推伟大的开头
隐首刀的用法
※ 好开头,成一半;
※ 隐文首,阅文尾;
※ 反推理,有挑战;
※ 细心觅,会有径;
※ 常自练,洞奥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