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训斋语》卷一之1.4

作者: 花晨月xi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1:59 被阅读29次

原文

圃翁曰:唐诗如缎如锦,质厚而体重,文丽而丝密,温醇尔雅,朝堂之所服也。宋诗如纱如葛,轻疏纤郎,便娟适体,田野之所服也。中年作诗,断当宗唐律;若老年吟咏适意,阑入于宋,势所必至。立意学宋,将来益流而不可返矣!五律断无胜于唐人者,如王、孟五言两句,便成一幅画。今试作五字,其写难言之景,尽难状之情,高妙自然,起结超远,能如唐人否?苏诗五律不多见,陆诗五律太率非其所长。参唐宋人气味,当于五律见之。

译文

圃翁说:唐诗就好像绸缎锦帛,质地厚实而有重量,文采华丽细致,温和典雅,就像正式场合穿的衣服一样。宋诗就好像纱衣葛布,轻薄宽松纤细明亮,轻盈美好适当得体,就像在田野间穿的衣服一样。

中年作诗,一定要以唐律(唐代法律)为宗旨;如果老年舒适称意地作诗词,以他物相杂于宋诗,是大势所趋。打定主意要学宋诗,以后就更无节制,回不到过去了!

五言律诗绝对没有优胜于唐代诗人的,如王维、孟浩然,五言两句就描绘了一幅画。我现今试作了五言律诗,描写了难以言说的景象,诉说了难以言状的心情,高明巧妙不局促,诗文的开头和结尾高超深远,能和唐代诗人一样吗?苏轼的五言律诗不多见,陆游的五言律诗太多了,但不是他所擅长的。想了解唐宋人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应该能在五言律诗中看得见。

以上仅是个人翻译,见解,如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古文哦!

相关文章

  • 《聪训斋语》卷一之1.4

    原文 圃翁曰:唐诗如缎如锦,质厚而体重,文丽而丝密,温醇尔雅,朝堂之所服也。宋诗如纱如葛,轻疏纤郎,便娟适体,田野...

  • 《聪训斋语》卷一之1.12

    原文 圃翁曰:山居宜小楼,可以收揽群峰众壑之势。竹杪松梢,更有奇趣。予拟于芙蓉岛南向构一小楼,提曰:“千崖万壑之楼...

  • 《聪训斋语》卷一之1.8

    原文 圃翁曰: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赪黄茜紫,或映朝阳...

  • 《聪训斋语》卷一之1.9

    原文 圃翁曰:人家僮仆,最不宜多畜,但有得力二三人,训谕有方,使令得宜,未尝不得兼人之用。太多则彼此相诿,恩养必不...

  • 《聪训斋语》卷一之1.7

    原文 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冬夜以二鼓为一度,暑月以一更为一度。每笑人长夜酣饮不休,谓之...

  • 《聪训斋语》卷一之1.11

    原文 圃翁曰: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其意。予无嗜好,惟酷好看山种树。昔王右军亦云:“吾笃嗜种果,此中有至乐存焉。”首种...

  • 《聪训斋语》卷一之1.21

    原文 圃翁曰:《论语》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考亭注:“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而无以为君子。”予少奉教...

  • 《聪训斋语》卷一之1.19

    原文 圃翁曰:古人美王司徒之德,曰“门无杂宾”,此最有味。大约门下奔走之客,有损无益。主人以清正、高简安静为美,于...

  • 《聪训斋语》卷一之1.21

    原文 圃翁曰: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饮武夷而甘,后乃知岕茶之妙。此三种可以终老,其他不必问矣。岕茶如名士,武夷如高士...

  • 《聪训斋语》卷一之1.2

    原文 圃翁曰:圣贤仙佛,皆无不乐之理。彼世之终身忧戚、忽忽不乐者,决然无道气、无意趣之人。孔子曰“乐在其中”、颜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训斋语》卷一之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rq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