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训斋语》卷一之1.11

作者: 花晨月xi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23:02 被阅读2次

原文

圃翁曰: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其意。予无嗜好,惟酷好看山种树。昔王右军亦云:“吾笃嗜种果,此中有至乐存焉。”首种之树,开一花,结一实,玩之偏爱,食之益甘。此亦人情也。

阳和里五亩圆,虽不广,倘所谓“有水一池,有竹千竿”者耶。花有十二种,每种得十余本,循环玩赏,可以终老。城中地隘,不能多植,然在居室之西数武,花晨月夕,不须肩舆策蹇,自朝至夜分,可以酣赏饱看。一花一草,自始开至零落,无不穷极其趣,则一株可抵十株,一亩可敌十亩。

山中向营赐金园,今购芙蓉岛,皆以田为本,于隙地疏池种树,不废耕耘。阅耕是人生最乐。古人所云“躬耕”,亦止是课仆督农,亦不在沾体涂足也。

译文

蒲翁说:人不能没有安适的地方来寄托他的情感。我没有特别的爱好,唯独喜欢看山种树。前人王羲之也说:“我非常喜欢种果树,这里面存在着最大的快乐。”亲手种的树,开一花,结一果,偏爱观赏它,吃它会觉得特别甘甜。这就是人的情感。

我在你阳和里有五亩园子,虽然不大,可以称得上是“园中有一方水池,种植着千万竿翠竹。”的人了。种的花有十二个品种,每种有十几棵,循环观赏,可以到终老。城里地小,不能多种植,所以我在居室的西边几步的小地方种植了一些,早晨有鲜花,夜晚有明月,不用乘轿骑驴,从早上到半夜时分,可以尽兴的观赏。一花一草,由开始绽放到凋零,无不是无穷无尽的乐趣,一株可以抵十株,一亩可抵挡十亩。

靠近山中间的地方管理赏赐来的寺中园圃,现在又购买了芙蓉岛,一切都以田园为根本,在空地疏通池渠去种树,不荒废耕耘。观察农耕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古人所说的“躬耕(古时天子亲自下田的礼节)”,也不再是考核监督仆役农事,也不再手脚沾上田里泥土。

相关文章

  • 《聪训斋语》卷一之1.11

    原文 圃翁曰: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其意。予无嗜好,惟酷好看山种树。昔王右军亦云:“吾笃嗜种果,此中有至乐存焉。”首种...

  • 《聪训斋语》卷一之1.12

    原文 圃翁曰:山居宜小楼,可以收揽群峰众壑之势。竹杪松梢,更有奇趣。予拟于芙蓉岛南向构一小楼,提曰:“千崖万壑之楼...

  • 《聪训斋语》卷一之1.8

    原文 圃翁曰: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赪黄茜紫,或映朝阳...

  • 《聪训斋语》卷一之1.9

    原文 圃翁曰:人家僮仆,最不宜多畜,但有得力二三人,训谕有方,使令得宜,未尝不得兼人之用。太多则彼此相诿,恩养必不...

  • 《聪训斋语》卷一之1.7

    原文 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冬夜以二鼓为一度,暑月以一更为一度。每笑人长夜酣饮不休,谓之...

  • 《聪训斋语》卷一之1.21

    原文 圃翁曰:《论语》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考亭注:“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而无以为君子。”予少奉教...

  • 《聪训斋语》卷一之1.19

    原文 圃翁曰:古人美王司徒之德,曰“门无杂宾”,此最有味。大约门下奔走之客,有损无益。主人以清正、高简安静为美,于...

  • 《聪训斋语》卷一之1.21

    原文 圃翁曰: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饮武夷而甘,后乃知岕茶之妙。此三种可以终老,其他不必问矣。岕茶如名士,武夷如高士...

  • 《聪训斋语》卷一之1.2

    原文 圃翁曰:圣贤仙佛,皆无不乐之理。彼世之终身忧戚、忽忽不乐者,决然无道气、无意趣之人。孔子曰“乐在其中”、颜子...

  • 《聪训斋语》卷一之1.3

    原文 圃翁曰:予拟一联,将来悬草堂中:“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其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训斋语》卷一之1.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fq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