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我偶然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图片,乍看很吃惊,再看还是很吃惊。
我老觉得,每门课有每门课自己的使命,况且每门课里面就包含着自己的人文思想,我们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了,这一片地不就自然而然地好了吗?俗话说,一“木”为树,二“木”为林,三“木”为森,去木皆无。独木不成林,一林不是森。只有森林,才是树木的海洋。
去年这个时候,清华讲师团来讲课,我就非常喜欢杨老师的课,她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你就是很安静的听她在说,你也是很安静的随着她的思路在思考,她讲到在自己退休后的梦想通过支教做公益,后来她发现公益就在身边,她为清华大学食堂里的师傅专门开设了英语对话课,她为山区的孩子建立了英语学习社区……没有刻意的思政但已自己的力量进行着文化的传播,她的行动就是人文精神的自然流露,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学习了知识,也感受到了“爱”。
今天的课堂教学集声、光、色、像、图等多种元素为一体,以其灵活的表现形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美名其曰: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效率。说实在的,任何通过花里胡哨来完成的,都是非常简单的知识,都是本来可以用最简便的方法就可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需要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学会的。
我一直以为课堂给的太多不是一件好事情,很容易缺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容量太多信息太多导致就是过程缺失,直奔标准答案而去。过程的目的就是建立逻辑推理。特别是大学教育,逻辑思维的训练异常重要。
那些需要逻辑推理,需要复杂思维的知识,真不是“专家们”提出的那些几步教学法好解决的。
一节课仅仅45分钟,支离破碎地被“专家”分成了若干个环节。老师真正表现自己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剩下的,就是学生们乱哄哄的所谓的小组探究,师生互动。那么点时间,能探究出什么来?说真的,如果仅仅是课堂上的那点探究时间,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很难探究出点什么来,更何况是这一代不愿意去思考问题的大学生,他们就是想通过百度信手拈来,坐等标准答案。花里胡哨的课程学生往往容易浮光掠影没有实效,往往会出现“合而不作”“合而无为”的现象。
“教无定法”,还是把怎么教书还给老师们吧,不要推广专家们的所谓“经验”或方法。真的没有必要天天“改革”,认为改好了,就按照这个进行就好了,不断地改革就是不断地否定昨天。
昨日,我们的某门课(工科课程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师退到幕后,学生走到前台,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学生通过预习、自习、讨论等方式学习知识。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学的学习效率是最低的,交互式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老师课堂讲课传递的信息量最大,现在教师不讲了,学生还能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吗?这不是教育的倒退吗?难道一节课就学习一个概念就行了?
现在一改革大家就是一哄而上。莫非我们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吗?不是这样,为什么一定要改呢?
什么法什么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班级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老师自己探索出一套管理及教学方法最实用。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班级学风好我认为就是一堂好课。
最近不断地在折腾大学教育,看看能有什么结果吧。做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也明白这里其实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问题,说到底这就是文化的根的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更应该不要局限于现在这个“单一”命题。而是应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与深层设计,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激活课程的价值属性,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
初稿完成于2020年12月1日
修改于2020年12月4日
唐家湾金凤路6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