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红楼梦》这部著作问世以来,薛宝钗就是被争论最多的人物之一。总体来说,人们对她的评价贬多赞少。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来自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书。宝钗居然冒充黛玉,与宝玉成了亲,最终导致被蒙在鼓里的黛玉无限悲戚,饮恨而亡。虽说当时的目的是为了给疯癫之后神智尚未复原的宝玉冲喜,但不管怎么说,读者对宝钗就有了各种口诛笔伐的理由。
其实据专家考证,在曹雪芹已经写完但不幸丢失的原稿中,后30回里面,并不存在宝钗冒充黛玉与宝玉成亲这段情节。在曹雪芹笔下,宝钗不但不是什么坏人,而且不论是以当时社会还是现代的眼光来看,她都是一位接近于完美的女性。而完美,正是她身上唯一的不足!
首先,宝钗有着非常出众的容貌。如在第4回中说她不仅长得漂亮,肌骨莹润,而且举止非常优雅。另外还提到薛蟠当时来到京中,主要目的是为了送妹妹去参加皇家才人赞善的选拔。这些都足以薛宝钗既有出众的容貌,又有出色的才华。
再如该书第28回中写到,宝玉偶然看到宝钗那对雪白的膀子,还暗暗惋惜没福得摸。他又想起“金玉”之说,再看宝钗,有张银盆似的脸白净莹润,一对水杏眼脉脉含情,唇红齿白,翠眉袅袅,比起黛玉来,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流妩媚,这一下当时就把宝玉看呆了。
宝钗还有着多个层面的内在之美。首先体现在诗文才学方面。大观园中宝玉与他的众多姊妹经常联诗,宝钗所作的诗篇经常成为里面表现最突出的作品。除了能写出好诗,她在诗歌创作思想与方法等问题上常常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她认为要“命意新奇”、“各出己见”等等,当她谈出这些观点时,宝玉及众姊妹都没有不服气的。
宝钗还有非凡的管理才能。在第56回中,探春率先提出大观园治理的兴利之道,但一些具体规定往往考虑得还是不够细致。这里面就留下了一些隐患,表面上看起来保障了集体利益,但是对于承包者来说,能起到的激励效果远远不够。人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私心,这必须造成承包者采取瞒产等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由此也对集体利益造成了相应的损失。而宝钗一眼就看出其中的毛病,对其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她所推行的承包方式能真正做到公私兼顾。另外,宝钗考虑问题得非常全面,还能够为除承包者之外的其他劳动者着想,让他们多多少少也来分沾一些利益。所以,宝钗的承包方案可以从方方面面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使公家和个人都能从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宝钗的内在美还表现在具有美好的品格。她心胸开朗、有容人之量,对别人那些尖刻奚落的语言,都可以做到不予计较。她生性不爱涂脂抹粉,历来只喜欢自然恬淡的生活。大观园中建成之后,众姊妹可以自由选择住所,宝钗不求精奢华美,所挑的蘅芜院非常简洁朴素;她的房间里,陈设简单素净到了极致,连贾母看了都觉得过意不去。
宝钗还特别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虽然宝钗出身世家大族,但她也能体恤下人。在修改大观园承包方案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她非常了解丫环婆子们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情况,而且能够为管园的婆子们考虑,想方设法为他们争取一点固定工资之外的收益。虽然这点收益没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收入不足的问题,但这份心足以让下人们感恩戴德了。
宝钗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办事公平合理。即使是对赵姨娘这个在贾府中处处不受待见的女人,薛宝钗也能做到一视同仁,给贾府上下送礼物时也不忘给她一份。这一举措也许不一定让赵姨娘这种卑鄙阴暗的人内心有多么感激,但至少她会对宝钗另眼相看。这方面就与孤高自许的黛玉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宝钗非常孝顺,很会讨长辈的欢心。贾母亲自给她安排了过生日,要她点戏,她很善于揣测长辈心理,完全按照贾母平日里看戏的喜好说出了几出戏的名字。不仅如此,她还把贾母最爱吃的又甜又烂的食物当作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说了出来。这种迎合贾母的方式可谓恰到好处、不露痕迹,贾母想看什么戏、想吃什么东西,根本不用自己说出来,这当然让贾母心里很爽,也让其他人都很佩服她。
宝钗唯一被人诟病的可能就是她对仕途经济的看法与宝玉的志趣背道而驰。她自己本身参加过皇家才人赞善的选拔,可惜未能成功(书中并没有明说,但有心的读者一定能看出个究竟)。在与宝玉及众人交往的过程中,宝钗总是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对仕途经济的热衷。撇开高鹗的续书不谈,不管宝钗有没有宝玉结婚,她都会时刻提醒、敦促宝玉通过科举去追逐功名。宝玉对这种做法必然是极端排斥的。
不过,老王却觉得,现实生活决不只是风花雪月那么简单,生存问题始终是无法回避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督促自己的丈夫打拼事业、力求上进,都是无可厚非的。换句话来说,老王觉得,宝钗就是男人找老婆的完美人选,读者朋友,您同意吗?(估计反对老王这种观点的,一定绝大部分是女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