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主编课堂
《深度工作》读后感

《深度工作》读后感

作者: 养习惯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0:16 被阅读0次

如果不是参加刘主编的30天阅读训练营,我想我是肯定没有勇气拿起笔来写点什么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小学水平,常常做的和想的都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失望,有吗?有的,常常还有失落,无奈。朋友都说我是一个有“包袱”的人,我不解。我不觉得,我只是很想努力,却不知道方法,常常不是用力过头,要不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着很忙,实际什么都没做好。

从孩提时起,如果我想要什么,正好这个东西是父母不想给的,这个时候多数就会用别的东西吸引我的注意力,然后,我也就忘记了前面的东西。这个相信也是很多父母都会用的方法。这个对我孩提时的我是比较常见的。最烦闷的是在我玩的最开心的时候,父母因为看见什么好玩的一把把我抓过去看。或者觉得我不能玩这个,一把把我心爱的东西夺走,这个时候我就会崩溃大哭。父母又会拿新的玩具来哄我。只要注意力被吸引走了,不哭不闹也就没事了。

好不容易长大了,我觉得我能为自己负责了,却被父母苦口婆心的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劝说做个“乖”孩子。什么事情父母都替我想好了,反正想了也没用,慢慢的我就不想了。

终于我进入职场,父母说工作就是要踏踏实实,只要你定下来了,我们就心安了。但我却迷茫了,不明白他们口里的“好”工作就真的是“好工作”吗?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好像每天上上班,看看网页,和三五好友聊聊天,聊聊八卦,也挺好。起码挺舒服。但是,却又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

感谢刘主编,感谢30天训练营,遇见《深度工作》我开始明白我们总是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流于浮浅工作。长期的浮浅学习,浮浅教育,剥夺我专注,沉思的能力,降低深度工作的能力。

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一门手艺,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领,心怀敬意,谨慎应用,你就可以象熟练的轮匠一样,在日常职业用创造出意义。

深度工作要像生活习惯一样,深入骨髓,才能在深度中繁荣,不打磨只能在浅薄中沉沦。

学习是一件主动深度工作的行为。自参加30天阅读训练营开始,每天早起学习两小时,虽然我才开始提笔,但是我相信,只要的跟着刘主编的脚步,听话,照做,用文字打卡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然后,定期检查,调整。找到学习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期待找回自己,这将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这不仅是一碗鸡汤,还是……

    ——《深度工作》读后感 《深度工作》 作者:纽尔·卡波特 如今的网络遍布雷区,标题...

  • 《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读后感 《深度工作》一书,作者是卡尔.纽波特。他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帮助大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 被遗忘的输出

    上周,我刚刚看完了《深度工作》这本书,被书中描述的深度工作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所打动,便写了一篇读后感。这周四,按计划...

  • 《深度工作》读后感

    这周被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深深吸引,来分享一下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深度工作是什么?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每...

  • 《深度工作》读后感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网络便利性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代,人们看起来更忙碌了,物质更丰富了,但生活的深度却在降低,创造...

  • 《深度工作》读后感

    深度的生活并非你必须要这么做,而是如果你想拥有更丰富效率和更有意义的人生,你就得跨过舒适区和恐惧,将自己头脑发挥到...

  • 《深度工作》读后感

    1.工作宜有时,休息亦有度。 2.深度工作是创造新价值、认知要求高,难以复制的工作,需要有不受干扰的时间,与此对应...

  • 《深度工作》读后感

    深度工作读后,让我感悟到几个核心词:自律、专注、精力和时间管控。并总结以下十点 (一):你就是你自己的首席运营官 ...

  • 《深度工作》读后感

    一、深度工作的方法 亚当.格兰特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通过一年的时间就变为正教授,并完成60多篇论文及一本畅销...

  • 《深度工作》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觉得现在的人都是将注意力肢解得支离破碎,随着网速的提高,系统的应用,微信的普及,上班“网络控”,看内网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工作》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ob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