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际,天高气爽、云淡风轻之时,炽热的阳光虽然淡去,但牵挂的温馨依旧氤氲。
我是青榆山人,我会在青榆山等你,在我的山宅天然居等你。
你若来,我必在,欢迎你来;你来过,若再来,我期待,欢迎你再来。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余里。在太行山腹地,有着数不尽的自然村落和无名小山,他们犹如点点繁星,闪烁其中,但其中有许多在地图上恐怕你是找不到的。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全面推进,许多小村小户正在被搬迁或被合并,逐渐被消失,但在我家乡的无名小山里,我的青榆山宅天然居还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奔秋走,寒来暑往,恰好你来,恰好我在,一切恰恰好。
届时,峰峦连绵,红韵当头,你我盘桓山头,漫步地头,盘坐炕头,漫说从头。
陪山听风,拥叶寐红,那叫一个暖,那叫一个仙。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山人马帖,诚邀是诺。

帖曰:
青榆山静,青榆水扬;
青榆树碧,青榆叶香。
野果娱目,天风润肠;
斜径通幽,红叶流香。
山院弄炊,土灶烧炕;
柴火烙饼,涧水煲汤。
陪山听风,却也平常;
山人合一,物我两忘。
瘦文胖马,和尘同光;
烟火夫妻,百姓日常。
穷乡僻壤,古道热肠;
马站山口,恭迎赏光。
那一年,我迎来了一位年届古稀的老者,那是我久违的恩师伪农先生,先生驻游两日,书撰《赏红叶记》赠我,心满意足,不舍而去。
今夜无眠,灯下重读,始信青榆叶红总是香,香山红叶亦平常。

赏红叶记
喜欢红叶,自然也就喜欢赏红叶。但红叶之都的香山我没去过,不是那里的红叶不好,而是因为那里不是赏红叶的地方,人太多,没有了心情,还如何谈得到赏呢?
我常去的地方是离家不远的狼牙山后身的蚕姑坨,去登蚕姑坨的人也不少,但走到有红叶之处的人不多,且那里山势陡峭险峻,遥望可见狼牙山五勇士跳崖的棋盘坨,就更引人壮思。
山如剑,叶如火,再带些酒菜,红叶林中,大青石上,朋友二三,推杯换盏,兴之所致,引吭高歌一番,其乐也何如?
虽然这一生很窝囊,但那一刻,人借山高,血凭酒热,脸映叶红,兴随云飞,真是好去处也。
这几年身体垮了,再也无处可去。正在思叶若渴,有学生打来电话,让我去他那里看红叶,真是正中我怀了。
唯一担心的是登不了山,尽不了兴,先去吧,不行想办法让人抬了上啊!正在红叶节期间,红叶肯定很好的。
他们夫妇都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文友,桃花开了,邀我去赏桃花,秋叶红了,又叫我去看红叶,难得这种盛情呢。
车到举办红叶节的景点,没有停,到哪去,我也没问,相信他的安排。
又往大山深处二十里,车才停下来,是一个破落的小村庄。学生把我迎进一座小院,说是他的家。他确实说过他在深山包了几座荒山,没想到是这里。

前些年承包荒山的人很多,但大多是为了效益。但这里的山会有什么效益呢?满山都是灌木,没有一棵成材的。
种果树显然也不行,进山口五六十里路,这一路满坡的柿子都灯笼似地挂着,没有人摘,只能烂掉。最实际的,倒是可以做五十年“山大王”。
说到这些,他淡然一笑,我就是喜欢在这儿住。

青榆山居红叶红(上)
青榆红叶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际,天高气爽、云淡风轻之时,炽热的阳光虽然淡去,但牵挂的温馨依旧氤氲。
我是青榆山人,我会在青榆山等你,在我的山宅天然居等你。
你若来,我必在,欢迎你来;你来过,若再来,我期待,欢迎你再来。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余里。在太行山腹地,有着数不尽的自然村落和无名小山,他们犹如点点繁星,闪烁其中,但其中有许多在地图上恐怕你是找不到的。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全面推进,许多小村小户正在被搬迁或被合并,逐渐被消失,但在我家乡的无名小山里,我的青榆山宅天然居还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奔秋走,寒来暑往,恰好你来,恰好我在,一切恰恰好。
届时,峰峦连绵,红韵当头,你我盘桓山头,漫步地头,盘坐炕头,漫说从头。
陪山听风,拥叶寐红,那叫一个暖,那叫一个仙。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山人马帖,诚邀是诺。
青榆山宅
帖曰:
青榆山静,青榆水扬;
青榆树碧,青榆叶香。
野果娱目,天风润肠;
斜径通幽,红叶流香。
山院弄炊,土灶烧炕;
柴火烙饼,涧水煲汤。
陪山听风,却也平常;
山人合一,物我两忘。
瘦文胖马,和尘同光;
烟火夫妻,百姓日常。
穷乡僻壤,古道热肠;
马站山口,恭迎赏光。
那一年,我迎来了一位年届古稀的老者,那是我久违的恩师伪农先生,先生驻游两日,书撰《赏红叶记》赠我,心满意足,不舍而去。
今夜无眠,灯下重读,始信青榆叶红总是香,香山红叶亦平常。
赏红叶记
喜欢红叶,自然也就喜欢赏红叶。但红叶之都的香山我没去过,不是那里的红叶不好,而是因为那里不是赏红叶的地方,人太多,没有了心情,还如何谈得到赏呢?
我常去的地方是离家不远的狼牙山后身的蚕姑坨,去登蚕姑坨的人也不少,但走到有红叶之处的人不多,且那里山势陡峭险峻,遥望可见狼牙山五勇士跳崖的棋盘坨,就更引人壮思。
山如剑,叶如火,再带些酒菜,红叶林中,大青石上,朋友二三,推杯换盏,兴之所致,引吭高歌一番,其乐也何如?
虽然这一生很窝囊,但那一刻,人借山高,血凭酒热,脸映叶红,兴随云飞,真是好去处也。
这几年身体垮了,再也无处可去。正在思叶若渴,有学生打来电话,让我去他那里看红叶,真是正中我怀了。
唯一担心的是登不了山,尽不了兴,先去吧,不行想办法让人抬了上啊!正在红叶节期间,红叶肯定很好的。
他们夫妇都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文友,桃花开了,邀我去赏桃花,秋叶红了,又叫我去看红叶,难得这种盛情呢。
车到举办红叶节的景点,没有停,到哪去,我也没问,相信他的安排。
又往大山深处二十里,车才停下来,是一个破落的小村庄。学生把我迎进一座小院,说是他的家。他确实说过他在深山包了几座荒山,没想到是这里。
前些年承包荒山的人很多,但大多是为了效益。但这里的山会有什么效益呢?满山都是灌木,没有一棵成材的。
种果树显然也不行,进山口五六十里路,这一路满坡的柿子都灯笼似地挂着,没有人摘,只能烂掉。最实际的,倒是可以做五十年“山大王”。
说到这些,他淡然一笑,我就是喜欢在这儿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