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

作者: guoguo_1641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10:23 被阅读0次

    心智化是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感受、意图、信念和欲望等)的能力;

    心智化是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感知和理解为有意图的心理状态的心理加工能力,是支持共情、镜映、互动调节、调谐等重要心理功能的基础能力;

    心智化主要是一种前意识的心理活动;

    心智化是我们心理状态的表征,是认同感和自我感的基石,将自己的他人视为受到有意义的和可理解的心理状态驱动的、具有主体性和意向性的存在,会创造出自我和他人的心理一致性,这对驾驭复杂的社会世界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心智化的多维度本质

    神经科学家Lieberman(2007)确立了心智化的四种不同的组成或维度

    1、内隐和外显的心智化

    这是心智化最基本的维度,也称为自动和受控的心智化。心智化的一端外显心智化通常是缓慢的过程,是言语的、需要反思、注意、意图和努力,另一端是快速的、反应性的,没有注意、意识、意图或努力的参与。内隐心智化发展的早,追踪心智状态快速、效率高,而外显心智化发展迟缓,运行速度慢,对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有更高的要求,但外显心智化能够解释和预测行为,并在社会调节中发挥作用。

    在日常的互动中,我们的心智化大多倾向于内隐,特别是在安全的依恋环境中,这时使用外显的心智化,反而会阻碍互动;一个人过于依赖内隐心智化,则会流于简单或者难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因而平衡内隐和外显心智化至关重要。在压力或者依恋的情境中,会引发内隐心智化,而外显心智化会受到抑制,这就构成了咨询中的挑战,换言之,任何有效的治疗本质上都是让来访者进行外显心智化,对心智化进行澄清或精细加工。

    2、自我和他人的心智化

    在这个维度上,一端的自我心智化倾向于过度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对他人的兴趣有限,或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感知有限,可能会导致自我膨胀,而另一端的他人心智化倾向于关注和更能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而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容易被外界影响情绪,可能导致对他人的剥削。

    3、内部和外部的心智化

    这个维度意即在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时候,是从外部可见表现还是内部心理状态着手。倾向于外部关注的来访者可能很少触碰自己的主观经验,但他们可能敏感于从行为和表情去洞见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但是,在缺乏反思思维的情况下,关注外部特征容易使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极易受伤,容易产生人际超敏反应(Gunderson和Lyons-Ruth,2008),因而有必要在解读外部线索后,继续考虑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细微性。

    4、认知和情感的心智化

    认知心智化包含对心理状态进行命名、识别和推理的能力,情感心智化则涉及理解这些状态的感受的能力,在这个维度上偏执认知心智化,则意味着缺乏情感共情的,心智化被看作智力和理智的游戏,而偏执于情感心智化,则意味着对情感线索过分敏感,容易感染情绪。

    父母学堂,您身边的实战专家,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教育!没有知心爱人,只有知心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智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xd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