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145481/710d54882fd40695.jpg)
我喜欢叫它姑苏。
忽然就有了鲜活的气息与颜色,仿佛染柳烟浓,绣锦叠丽,黛玉乘船缓归故乡。
最负盛名的园林,一开始就不期待,因为人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外表纵横有致的亭台花木之下,是本质的孤独俨然,适合冷清之美。这种孤独来自文人底子里的那点儿相轻,和谁相轻?表面和官场和政治和世故和人情,本质只和自己——不肯放弃剖析自己的内心。
就是由于和自己过不去,苏州园林灵魂中的孤独是无人可解的孤独,千百年游荡人间,寄喻草木;但正又因无人能更加了解自己,所以每每一人流连园中,看见另一个自己从春色掩映处款款而来,一同独处、交流,最后和解,同时发生新的分歧。
坐在石桌子旁,看蔷薇蝶粉色的瓣一片一片随流水而去,花影婆娑,在草木深幽处留白,仿佛一些妥协,又仿佛对抗,用中国文人那种看似耽于多情,实际执拗到底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9145481/478c8064b740de58.jpg)
平江路离园子很近,街头巷尾,到处有小摊子卖水果,最好吃的是一种乌红色的梅子,脆,清,甜,带奇异的淡香。花草极多,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占领了几乎所有屋前院后,大簇大簇粉的杜鹃,玫红的蔷薇和鹅黄的棣棠,都艳得很,芬馨不断,但整条街芯子是旧的,被恒久的光阴镀上自然的质感,与同样来自自然的明艳放在一块儿,也就不显得突兀了。
一家茶馆门口,遇见月季,唯一的一朵,端坐枝头,绮丽凝于绝色,艳骨正对黄昏。
她叫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杨贵妃,只能是杨贵妃——别的美人都太薄了,撑不起这暮色丰腴,春光压轴。
![](https://img.haomeiwen.com/i9145481/a4407678f8acbdbe.jpg)
寒山寺的悠悠钟声也好,随街飘荡的老评弹也好,还有唐诗宋词写过的花草林木、柔润无骨的四月烟雨、雨中神情倦倦的背影,姑苏的魔力在于让你想起旧光阴,一并失去时间与空间坐标,却毫无违和感。
忆起旧的故人——旧到我已再也不能想象出她的年青,却有幸在她生命的末端窥得一点儿,过去了的绮丽,犹如暗花提纹的缎子间,偶然烁烁的微光。
小时候听她的苏州评弹,开口前琵琶叮咚一响,尾音丝丝缕缕漾开去,已生生扯出往事。至今只记得一首,唱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里不知含了多少千回百转,转出腻死人的风情。到了“江枫渔火对愁眠”,唱词便不重要了,只想学古时纨绔听小曲儿,沉迷于那酥酥软软的颤音,永远,永远。
那时大概是早春,桃花开了数十枝,窗外大片粉红色的润泽春光。她抱着琵琶,白衣黑裙,春光照亮了她一侧的脸颊和曲线,令人想到宛若“美人肩”的柳叶瓶,盈满浅吟低唱,微微倾斜,便汩汩流淌。
![](https://img.haomeiwen.com/i9145481/3316779dd45c9238.jpg)
听小曲儿是会上瘾的,尤其当苏州把所有该有的精致院落花草、娇俏江南女子、轻薄烟云暮雨等等所有听曲配套零件全都备好了,最后是一个旧的,暗的,低凉的,幽微的,风情万种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意境。
想到那些清朝遗老,养一大堆姨太太,没日没夜抽鸦片,前途也没有,国家也灭亡,听听小曲儿,竟然也觉得幸福——除了他自己,谁也否定不了他的幸福。
尾音一转夜已深深,城市灯火阑珊,恍若隔世。
在巷子底的老馆子吃小馄饨、汤包与仙豆糕,店里人挤人,上菜老头嗓门极大,满面红光,穿梭在狭窄的桌子间,居然还能分出精力说闲话,一下子和人调笑,一下子又和人争吵,灵活转换于苏州话与普通话,两种事都做得很认真,两种话都说得很顺溜。
![](https://img.haomeiwen.com/i9145481/b09a087dedf742a1.jpg)
苏式夜晚湿湿凉凉,猫影子掠过,花枝乱颤,黑暗中溢出香气,不知来自哪一株。不过我太闲,仔仔细细一辨再辨,前调是含笑与蔷薇,中调木香花、初开茉莉、芍药,后调则少不了香樟。
一宿无梦,回杭州了,天气近乎清冷,家楼下月季开得那样好,韶华极盛,无限温馨,幸好没有错过。
徘徊月季间,她们提醒着——我从一个天堂,回去了另一个天堂。
![](https://img.haomeiwen.com/i9145481/eff85f4bad180d92.jpg)
写日记前,翻到去年记的一页,依旧感慨,抄录于此:
整部红楼,宝玉从没喊过黛玉的全名,初见便送了一个表字“颦颦”,“‘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甚美?”
此后天天喊的都是“妹妹”“林妹妹”,一惹黛玉生气,就说上千百句“好妹妹”来哄。
办起诗社,为“潇湘妃子”的文才折倒;日常无事,天天往“林姑娘”那儿跑;独自一人,想起她来,“颦儿”“颦儿”甜丝丝地在心头念叨。
直到最后宝玉梦中赶往阴间寻她,被迎面撞上的鬼问来此为谁,才出口唯一一次“林黛玉”,想必那一刻,他才终于明白过来,“妹妹”也好,“颦儿”也罢,莫闹了,都已经去了。
“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故人是谁?”
“姑苏林黛玉。”
![](https://img.haomeiwen.com/i9145481/09edbde4c1df2c3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