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总听国家领导人说家风,对于这个比较抽象的词也没什么思考,觉得它比较虚,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而已,为何要上升到理论高度?
而今年春节回姥家拜年,让我对于这个词,有了微微的感触。
所有的感触,都是来自于大舅和二舅家的对比,外地上学以来,大约有十年,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回过姥家,印象中大舅家和二舅家差不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里农民,唯一区别是大舅家有三个哥哥,二舅家有三个姐姐。
而这次回去发现,二舅家三个姐姐带着三个姐夫和五个外甥女一大家一起团圆过新年,家里住不开还得去大舅家里住,热闹的都可以把家里房子掀了。
反观大舅家三个哥哥,大哥离婚带着一个儿子(14岁),二哥离婚带着一个儿子(19岁),三哥召婿,算是唯一一个成家的,可三个哥哥过春节没有一个回家的,甚至二哥连一个电话都没有往家里打。
而大舅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生活半自理状态,一半需要家人照顾!印象中家境差不多的大舅与二舅,这十年来竟然差距至此。
我想到了一个词——家道中落。就算都是普通人家,日子也有蒸蒸日上,也有日渐衰败!
回忆一下小时候,可能大舅家和二舅家的今天,可能是几十年前就有细微征兆!二舅家三个女儿,按照农村来说,只要把姑娘嫁出去,自己养老就可以了,可二舅家里种地养牲畜,农闲还要出去打工。而大舅家里三个儿子,应该赚钱盖房也需要娶媳妇,可大舅家里没有家禽没有牲畜,也没有外出打工!
大舅二舅可不知什么家风,也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只是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自己的儿女,可能他们也没有对孩子们说希望将来他们什么样,可是慢慢的孩子们长成了自己的样子,二舅家的三个姐姐都是务实派,大舅家的三个哥哥成了享乐派。
二舅为自己的老年做打算,不给女儿们填麻烦,女儿们也为他做打算,给他最多的陪伴与关爱!而大舅过着自己顺风顺水的生活,未给儿子们做打算,儿子们如今也没有为他做打算,大家都各自顾及自己的生活。
家风需要写成文字吗?需要给每一位家族成员观看吗?甚至家风是一段文字吗?
在大舅与二舅这样的普通家庭里,家风只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行为方式,一种自己践行的为人处世的生活方式而已。
甚至朴实如他们,都很少和孩子们交流,到底应该还是不应该做什么,所有的教育都在自己的行动里。我觉得这就是最淳朴的。
(PS:Day 60 让期盼你到来的每一天都留下痕迹,离宝贝出生还有5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