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名字有点标题党,说的这么牛,看完了一遍还没没搞明白什么是金融!之后还是去百度了金融是啥;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融类型有:银行,保险,基金,证券,这4大金融支柱,本书不是讲金融产品的,而是追踪溯源,从“钱”讲起,钱是怎么来的,银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美元可以是国际货币,汇率是谁定的,钱想印多少印多少吗?所以回顾起来,这本书讲的是钱,钱在国家之间流动!
钱是怎么来的?
追溯钱的历史,可以从几千年前的贝壳开始,最初的钱,是贝壳,我们的老祖宗为了方便物与物之间的交换,采用贝壳为货币,所以我们的汉字中“财,货,账,買,賣”都是与贝有关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后来有了铜钱,银两,金子,到现在我们用的纸币!
最早的钱最初的纸币在1694年由英格兰银行发行,每一张纸币都是可以兑换确定数量的黄金或者白银,直到181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一元英镑都代表着,确定数量的黄金;稳定的货币为英国称霸全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得以成为“日不落帝国”,西方各国纷纷效仿英国采用金本位制,到20世纪初只有中国和印度还是采用银本位。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响,英国国力大损,而美国因为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倒卖物资,以及工业的发展,国力得到迅猛的发展,到第2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黄金储备达到2万吨,占到全世界的75%,可谓天下之大,谁与争锋,自然美元成为了老大哥,一直到现在美元$仍是国际货币。
金本位制的崩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因此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在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关闭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兑换窗口,世界由此进入了纯信用纸币时代。从那这起,金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只剩下政治意义了。
对于纯信用纸币来说,汇率无非是一个纸片互换比例的游戏,美元真正的“升值”还是“贬值”,需要看的是它针对商品的价格变化。
银行的由来
银行自古有之,只是叫法变化,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常常可以听到一个词“户部”其实就是现在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最早的前身——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早在1932年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就发行了5分、1角、2角、5角和1元5种面值的银元券(可以兑换成银元)。
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直到1984年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就有了现在的“中,工,农,建”
人民币国际化
经常看到媒体新闻上说,中国发展强大,什么时候我们的人民币可以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货币!
根据历史的经验总价,货币国际化需要具备的条件:
1)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规模;
2)该国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相对规模;
3)该国货币的币值稳定性;
4)该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程度;
5)历史偏好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该国货币在历史上的信用如何。
经济规模:目前中国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规模尚可!
贸易规模: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世界排名4-5,截止到2017年,中国已经成功世界第一大贸易过!但是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稳定性方面: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似乎就不用说了,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从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12月份)的0.1555万亿元一路猛增到2011年10月份的81.68万亿元,33年增加了525倍,怎么可能稳定?
金融市场的成熟和稳定性,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股市从90年才开始,到现在才30年不到的历史,市场地位只是刚成年!
历史偏好:虽然过去有英镑,美元,欧元,作为国际货币,这个情感因素虽然重要,但是只要其他客观条件成熟,相信不是问题。
综上对比可以了解这些年我们国家尽管国力增强,但是在货币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成俗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了解金融的发展史之后对中国的股市发展会更有信心,股市的发展只会越来越成熟;记得前段时间,股市大跌到2400点的时候,有网友在网上贴出一张图
当时看到这张图的时候还一头雾水,虽然心下觉得不可能关掉,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通过本书可以明白,股市说国家金融4大支柱,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股市有涨有跌是常理,但是社会发展的车轮只会不断向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