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互联网科技互联网产品思考
《腾讯传》| 中国互联网大佬教给我的3个原则

《腾讯传》| 中国互联网大佬教给我的3个原则

作者: 刘采臣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07:50 被阅读33次

书的主线很简单,讲了从1998年~2016年腾讯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在的腾讯已经是一个互联网帝国,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是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游戏公司,超过索尼和微软。

腾讯到目前为止一路上都走得比较顺,几乎没有遭遇过太大的挑战,只有当初的MSN和奇虎360稍稍对腾讯造成了一点威胁,充其量算是大海航行上的小风小浪,远远算不上是挑战。

腾讯靠着什么样的特质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呢?

我从《腾讯传》中总结出来了3条原则:

一、#格局决定成败,一个人的见识是他成功的垫脚石#

腾讯能成为今天的腾讯,最主要的原因是马化腾:

1)马化腾是潮汕人,13岁跟随父母从海南岛迁居到了深圳,那是1984年,邓小平首次到深圳特区视察的时间。

2)1989年,马化腾考入了深圳大学的计算机系;

3)到了1995年他开通了惠多网的深圳站,当时惠多网的全国活跃人数只有100多人;

4)1998年春节之后,马化腾和四位大学同学一起创办了腾讯,注册资金50万。

这是马化腾早年的几件小事,但是他今天的成功就已经可以在当时看到一些端倪:他早期的这些经历都指向了一点,那就是“格局”,或者说是“见识”,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

对比来看,作为90后并且当初生活在四线小城市的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那已经是2000年左右了;而且由于城市的生活环境,互联网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生活之外的存在,很新奇,很好玩,但对于它我一无所知,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不知道它能干嘛,不知道上面都有什么样的人,当然就更看不到它的发展前景。即便是在2010年我是上了一所二线城市的大学,互联网对我来说也只是玩游戏,社交,和获取信息的一个工具,对于它的意义和对于我的机会,依旧无法看清。

小马哥在年轻的时候,领先全国其他年轻人何止一个身位

我认为马化腾是在三个纬度获取他的领先优势的:

  1. 地点

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样资质和条件的人,在一线城市获得成功,获得大额财富,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一线城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洼地、黑洞,所有最新、最前沿的信息都会先在一线城市出现。在信息时代,最新的高价值信息往往会伴随着巨大的财富。

第一手的行业信息总是会吸引巨大的资金。所以,财富密度高的机遇也总是会先在一线城市出现,然后才不断向二三四线城市延展,但是,在延展的过程中随着信息的滞后性,财富的分散,越往下延展财富密度也就越低。

深圳作为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窗口,在获取信息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马化腾在深圳大发展的时候搬了过去,赶上了深圳发展的巨大的信息和财富红利,这在格局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非常巨大的领先优势了。

2.行业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处在红利期的行业几乎肯定是获取财富最快的行业,也是最容易做出一番成就的行业。原因很简单,资本是逐利的,哪个行业的回报最高,资本就往哪里去。过去20年以及今后的若干年,互联网都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

马化腾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即便是现在看,也是离互联网最近的专业,更不用说在互联网还是技术主导的90年代。其实当初在选专业时,计算机并不是马化腾的首选专业,而是天文学。阴差阳错,因为当时深圳大学没有开设天文学专业,马化腾才选择了计算机,误打误撞得进入到了这个行业。

  1. 同学

为什么是同学,而不是更加广义的人脉呢,因为出发点不一样。

大学同学是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跟你有着一样的教育背景,相似的认知和知识储备;并且有在大学四年积累下来的认同和信赖;这样的人脉有着极高的价值;不论是在你职业发展和创业都会助你一臂之力

深圳大学虽然在当时是一所刚成立不久的大学,但是对于不愿意出远门的本地人来说依旧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马化腾是以可以上北大和复旦的分数上了深圳大学,在他的同学当中也不乏这样的人。包括他们的计算机专业课老师也说过,他们这一届是深圳大学生源最好的一届。

二、#腾讯是“拜用户体验教“#

“拜用户体验教”这个词是我在梁宁的产品课中听到的,觉得很贴切就拿来用了。在这个“拜用户体验教”中,马化腾是这个教派的发起者和实践者。

马化腾是中国最牛X的产品经理之一。当初在做OICQ的时候,马化腾凭借对于用户体验的追求,做了一大堆本土化的微创新,从一票相似产品中脱颖而出。

那个时候,中国互联网基本就是一片荒漠,美国有什么就抄什么,抄过来之后起个中文名字,做完汉化基本就有人用,那个时候的网民基本上都有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学习能力强,你给他一个不太好用的东西,他用学习能力硬刚,也能用顺手;那个时候很少有人会在意用户体验,基本的思想就是,能从美国那边照搬过来就不错了,您就别挑三拣四了。

在那样的环境下,有马化腾有以用户为本的思维实属是先进思想。腾讯拿着“用户体验”这样一把倚天剑,一路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杀到了现在这个阶段。

当然现在腾讯武器库中的武器已经很多了,但这仍然是腾讯用得最久也是最顺手的武器。

三、#降纬打击最为致命,认知压制最为关键#

首先要说明,我认为降维打击并不是腾讯的强项,也不是任何大公司的强项,因为不需要。

在《腾讯传》中,腾讯使了半招降维打击,那是微信公众平台PK微博。为什么是半招呢,双方的战场同样是在媒体社会化这一纬度,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完全跳出去。但是,相比于只有140个字的微博,做了非常大的革新,有可以写长文的微信订阅号,有可以卖东西、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号。将这个纬度的边界进行了极大的探索与变革,所以可以说是半个降维打击。

2012年马化腾和吴晓波从深圳的威尼斯酒店出来的时候,教吴晓波下载了微信,并通过摇一摇的功能加了对方好友,轻声说了一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行业的非线性发展以及跨越性的发展一般都是,由一个公司对于一个行业祭出降维打击开始的。

能打败微软不是另外一个做电脑操作系统的公司,打败新浪的不是另外一个门户网站,将来能将腾讯置于死地的肯定不是另外一个做即时通讯工具的,也不是一个只是将用户体验做好就能成功的产品,因为这些都是腾讯的强项。

能够实施降纬打击的前提是比你的对手站在更高的一个纬度上,而能帮你站得更高的是梯子是认知。

对企业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更是如此。

现在大家都在讲认知,现在的知识付费如果不跟你说提升认知,好像钱都白收了。

认知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看不见也摸不着。

再举个互联网上著名的战役,金山毒霸、瑞星杀毒、江民杀毒,三家软件公司在IT时代三分杀毒市场的天下。2005年周鸿祎的奇虎360毫无征兆得闯了进来;在那时这三家传统的杀毒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份额等核心指标都是占优的。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硬生生被周鸿祎的360杀得丢盔弃甲,周鸿祎赢在哪儿,照我看,就一点,认知。那三家是杀毒软件公司,而奇虎360在创立的时候就标榜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这是一次互联网认知对于传统软件行业认知的屠杀,周鸿祎以他对于互联网深刻、独到的理解迅速用免费这个互联网上的杀手锏调度起当时2亿网民,先做免费杀毒,再做360安全浏览器,然后再做360手机助手,把自己打造成为了一个杀毒平台,发展到这个阶段,整个局势高下立判,轻松KO,这就是认知的力量,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一次认知碾压。

写在最后#

这是是一本好书,有文采,有逻辑,推荐想对腾讯以及中国互联网发展有所了解的人去读。

有人说过,他信仰互联网。

互联网是过去几十年全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对于世界的改变是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平,更多可能。

我也信仰互联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腾讯传》| 中国互联网大佬教给我的3个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gh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