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段的孩子,刚刚结束幼龄期,从游戏状态切换至学习状态,重点不在于学了多少内容,而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家长朋友们应该明确一点:小学阶段孩子最主要的任务,一是培养学习兴趣,二是保持注意力集中,三是养成自学能力。
1.学习兴趣的养成
很多孩子因为没能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还没有发现核心兴趣,上课时间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讲课内容抓不住重点,写作业就会遇到困难。很多家长给孩子请家教,额外占据了很多生活娱乐时间,孩子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对学习充满恐惧,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都是缺乏学习兴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绝对是个误导。学习是充满快乐的,以好奇心为驱使。知识不仅来自书本,更多是源自生活实践。书本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阶段,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体系,对书本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
为能让孩子体会真正的学习乐趣,家长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作为一个知识点去学习,和孩子一起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关注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动力。
2.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我们做事的节奏和模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更多时间放松休闲。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养成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
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客观有些孩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有些孩子喜欢“磨(洋工)” ,平时看书写作业心不在焉,一说要玩就眉开眼笑生龙活虎。其实是因为缺乏计划,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起事来漫无目的,糊里糊涂。
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具体,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到了点,就要按规矩坐下来学习,或者放松一下。可以给孩子指定一个学习表格,帮助他们每天督促自己,做完一项目进行打卡。
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激励制度,作为孩子按时完成任务的奖励。尽量使用代币法,使用精神奖励。也可以是一本书,一个玩具,或者他们喜欢的任何东西,这个要在制定计划时双方商量确定,目的是提高孩子完成计划的自觉性。
3.自学能力的养成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知识点都展开来细述。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如果把学习时间精力进行量化分配,那么预习、上课、复习各部分的占比大概在6:1:3左右。
预习的目的是通过自学和做题,把握课程难点和重点,听课时才能更有针对性,对于不明白的内容集中精力听课,注意力也会提高。对小学段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太久,只能通过自学,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
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孩子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实验发现,人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呈现先慢后快的规律。所以课后及时复习是花费时间最短却效果最好的。
复习可以分为及时复习和不断强化达到熟练的程度。利用下课后的五分钟回顾一下知识重点,晚上通过做题进行回顾再认,第二天和隔几天再做一次复习,不仅比考试前在复习花费时间短,效果也很明显。
抓住记忆高峰,在全面遗忘之前,通过课后习题和单元复习周期性地进行复盘,可以用同样的时间甚至更少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