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恨,真实与力量

作者: 沧海止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0:45 被阅读4次
爱与恨,真实与力量

去爱去恨,勇敢表达,真实活着!如果爱也迟疑,恨也迟疑,总是在纠结中,一个人就会活得非常憋屈难受。道理都懂,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人活着尤其是努力的活出一种境界时,是需要内心去突破保护层,破除原有内心的各种重重顾虑,才能够真实活着。一旦有负因素占主导,那么爱与恨都会成为负爱(憋着爱)和负恨(憋着恨)。

人们惧怕恨,把恨藏了起来,不在关系中表达,可这时恨其实还在自己内心,并没有消失,于是恨就会去攻击自己,或者攻击关系。其实比起恨来,我们同样惧怕爱,甚至是更惧怕爱。

人生的意义活出真实的自己,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去触碰到真实的自己。

太追求清白无辜感的人,太喜欢包办事情的人,就会把“我很好” “我很有用” 等这种“好我”留在自己身上,而把“你很坏” “你没用” 等这种“坏我”投射到别人身上,特别是伴侣和孩子身上,因此不容易招人待见。这种描述在生活中就是"白莲花"型人物。表面上清白无辜,其实私下污垢一片。因为它会把污垢投射到水底下,让很多人无法清楚的看到清水底下的那一片淤泥。

爱与恨,真实与力量

爱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多;恨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少。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根本上讲,我们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而不敢去爱。爱得那么深,再失去就太痛了,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了一个人后,这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不会失去,你的心灵会因此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

爱与恨不是对立,爱的时候大胆爱,该放手时就放手,爱之深,恨之切,爱与恨在内心像气和血一样,应该是流动并外显的。而这种外显越真实越有力量,最终达到去爱去恨去了解。

如果一个人只是能大胆去爱,而不能大胆去恨的话,他的爱容易显得有些单薄,还容易像是傻傻的痴情人,而容易在恋爱中处于弱势位置。灭掉了恨的人,因此也像是失去了力量。

在关系中,我们需要适当做“坏人”,甚至“报复”对方,简单来讲就是要正确表达你的恨。

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也刻画了类似情节:主人公阿米尔,从美国回到阿富汗,去救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儿子,被挟持侄子的暴徒打得体无完肤,但阿米尔感觉非常畅快,感叹“我体无完肤,但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我大笑。”因为他心中欠着弟弟的情,一直愧疚至极,本来有很多内在惩罚,当被严重攻击时,内在惩罚就转化释放了出去。

爱与恨,真实与力量

人必须要充分活过,在关系的世界里充分展开过自己。否则太早就波澜不惊,很容易只是“负爱、负恨”而已。

愿我们在爱恨中去了解,从而拥有彼此,乃至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与恨,真实与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on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