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狐首之言连载小说
狐首之言【浮生一“骗”·之二】

狐首之言【浮生一“骗”·之二】

作者: 云海空城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9:40 被阅读13次

    “鱼仔,不得不说,你这收藏也太……怎么说呢?偏僻都不行,得用荒诞来形容你才行!这一排的人面石头,好好好,石膏,我知道是人工的,但你摆在这不瘆的慌吗?还众生百相,你当自己讲佛呢?”

  这个批判我的胖子是我高中兼大学损友,本来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近几年做了驴客,到处流浪。今天早上不知发了什么疯,突然蹿到我的店里来,连声招呼也不打。

  “你懂什么?这叫人面墙,千人千面,浮生百态。再说,你跑我这来做什么?就为批评这排石膏?”说起来,这人面墙还是托了前几日那小姑娘的福,不然我也想不到做这么一面诡异的墙招揽顾客。

  “爷才没时间管你这破石膏!”他抢过我手里的三明治,大啃大嚼,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鱼仔,别说哥哥不照顾你,哥们我可是一下飞机就往你这来了,气都没喘顺一口!你赶紧给爷倒杯水去,麻利点!可噎死我了!”

  “谁叫你急!又没人和你抢。”我见他一杯水“咕嘟”下肚,忙又倒了一杯水给他。

  “我和你说,真是个大买卖!”他顿了顿,突然一拍大腿,举着啃得只剩一半的三明治伸到我面前,“先说好,这个可不能用来换我的故事。”

  “知道知道。”什么人呐!不就是骗过他一次吗?而且那故事也烂大街了,我不收也不见得有人要,好意思耿耿于怀到现在。

  “好好好,别急,我这不就说了:去年十月底,我不是往北戴河去了吗?猜我途中遇见了谁?张晋——咱们高中那个不爱说话,说话就一板一眼,特别严肃的那哥们。我们那时还叫他“老学究”来着,因为他总是戴着一副老年人用的金丝边框眼镜。知道人家现在在干嘛吗?考古工作者!他高考后跑到大西北去了,不像咱们,都往这南方挤。他那时候,就想看敦煌,就想学考古,什么学校都不报,就报了兰州大学一所,还只报了历史一个专业,白考那么多分了!你说以他那分,当时还不是想进哪就进哪,偏偏一头撞死在这上面了。没想到现在,梦想成真了,还升了小组长,手下一帮人!我觉得人啊,真是不能怨自己发展不如别人,你不够努力,怎么会发展好呢?”

  “肥仔,你要说便说,又装什么深沉?莫非……是你羡慕张晋发展太好,把人卖了?不然哪来的大买卖?”

  “小子,佛家有句话说得好。因果,因果,有因才有果。没有前因,哪来后果啊?你给我听好了,可别乱打岔。我往北戴河去,途径湖南汝城县;他呢,又带队在汝城挖一个公主墓;这不可巧遇上了,才有了后来故事。哪个朝代的?这个你就问到点子上了,战国宋阳公之女,战国墓。听张晋说,去年六月份,一支工程队在汝城县百乐村长安山进行基建设工,这座大山里要挖一条隧道,以便火车运行。工程进行得很顺利,几十名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已经挖进山腹17米,期间还挖出了几座古墓,从汉代、晋代一直到明代都有。湖南的县文物局对此非常重视,每次都派工作组前去勘察。也不知他们运气是好还是坏,每次去都说不会再有墓葬了,但是时隔不久又有一座古墓冒出来,赤裸裸地打脸啊!反正呐,因为已经发现的那些古墓墓地规模都很小,而且基本都在早年被盗墓贼关顾过,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工作组认为没有继续勘察的必要,就下令继续施工。你也知道挖隧道要开山炸石,在考古队走后,施工队继续放炸药炸红松岩,也不知道他们是赶进度还是怎的,这次炸药放多了,在之后的清理过程中,居然发现了一层人工铺砌的巨大石板。情况虽然上报了,但是县文物局却不肯派人下来,只说没有古墓了,可以放心施工。幸好那时候湖南省博物馆一位老博士在那走亲戚,听说此事后立即赶赴长沙,才保住了这个古墓。你也知道政府那办事效率,6月份报上去的,又是筹划,又是审批,还有什么准备工作,等到发掘工作正式开始,都10月初了。不过正好,可给我留着了。

  “你问这墓的情况啊?墓葬也不大,说实话,还挺小的。不要说比长沙马王堆,也就和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差不多大,兴许还要小点。我听他们说,老博士那天勘测时,一个人就测量出了墓葬的大小格局,连墓坑的范围也一清二楚。具体方法我也不懂,他们考古的,玄着呢!挖掘过程我也不和你说了,主要和你说一说这墓里面的情况。

  “在距墓室三米左右,也就是墓道中间,有一个竖坑,里面堆积着大量青铜器、陶器等陪葬品,并且里面还有两个殉葬人。也就是这殉葬人让张晋他们改变了想法,认为此墓可能不是不是汉墓而是战国墓。我们去之前是不知道的,只说是个古墓,年代在西汉或者西汉以前。你学国贸的,可能不知道这点,张晋跟我说,由于人殉制度的废除,汉墓基本上是没有殉葬人的。当然也有例外,你不要刻意纠正我这点,我还能不清楚了,凡事无绝对!接着就是墓室,由于石门咬合紧密,他们就在石门下方挖出一个小洞绕过门槛进入前室。这作风,简直和盗墓贼一样。不过,进去的人可没有盗墓贼那么好福气,能饱览眼福。最早进去的两个没有防备,差点被里面的壁画吓成失心疯。别人的墓室里都是精美绝伦的壁画,要么讲述墓主人壮烈事迹,要么描绘墓主人美丽梦想,这位倒好,整了一出百鬼夜行和浮世绘,胆小的人进去连眼都不敢睁。

  “再往后就是主棺室,就更诡异了。我和你说过,这墓是有殉葬人的,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在主厅的东西侧室里,都有殉葬人痕迹。什么是痕迹?你搞笑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过去了,你以为还会有一副完整的尸骨吗?早碎成渣了。反正张晋他们勘察出西侧室有5具,东侧室有3具,在棺椁四周,也有殉葬人痕迹,估计为4具。后来通过鉴定,除了东西侧室的殉葬者是死后埋入,棺椁四周的殉葬者推测是活埋。另外,从身份上推测,主厅的殉葬者很有可能是女官一类,因为从她们身上发现携带有玉印;而侧室的殉葬者却没有陪葬品,甚至连一具棺材也没有,推测很可能是战俘一类。不过最诡异的还要数墓主人。你还记得齐齐哈尔的那具清代女尸吗?这位公主也差不多,面目狰狞,双手扼喉,两腿蜷曲,入殓姿势十分诡异不说,棺盖上全是她的指甲印。因为在她的脖子大动脉处发现一处刺伤,张晋他们推测应该是墓主失血过多造成假死现象,没想到入殓后又活了过来,才造成如此诡异现象。什么?活埋,受不了痛苦再自杀?你电视剧看多了吧?可谓虎毒不食子,何况这位公主还有笼络他国的作用,宋阳公怎么会活埋了她?

  “我刚刚不是说了吗?这个公主是宋阳公的女儿,详细点,是战国初期宋阳公的第三个女儿——细君。但这也只是猜测,还不能完全确定。也不要怪我不肯定,这位公主本身就不是什么有名的大人物,史料中也是记载寥寥。之所以能确定是细君还要多亏于那位老博士,他一生都在研究战国时期,知道许多传奇和野史,所以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据他老人家说,北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战国初期,(宋)阳公欲嫁女于郑,女殁,葬于长沙。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也多依次记载,如光绪年间的《湖南通志》中明确指出“细君墓在长沙县南”。为了证明这一记载,书中还特意引用史书中的一段记载,吴公子登到宋做质子,后来吴王去世,国内几位公子争得头破血流,公主细君为了支持公子登回国登上王位,以宋国公主身份相助,又向宋阳公借助兵力,终于使得公子登成为新吴王。公子登不忘公主恩情,回国后立即修书给宋阳公欲结秦晋之好。没想到宋阳公另有打算,想把女儿嫁给郑王,借此稳固西北局势。公主细君却早已属意公子登,得知此事后竟自刎以报公子登情意。宋阳公本来就十分疼爱这个女儿,即使不愿意,也还是按照女儿遗愿将公主墓修建在与吴国相邻的汝城县。史书?说是史书记载,究竟也算不上正史,只能说是传奇吧。

  “你说不管是正史野史,也只能说明细君爱情至上,至多不过一件错事,怎么宋阳公却把她的墓室修的这么诡异,是吧?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听见后面的。虽然细君在史书上没有什么记载,但公子登和宋阳公还是有正史记载的。史书上说公子登幼时曾出往宋国做质子,后来他父亲嗝屁了,几个兄弟为了王位开始内斗,大夫百里齐是公子登一派,为了接他回国可谓耗费心力,终于在各派争斗中扶持公子登上位。倒没说和细君有关。不过后来向宋国提亲却被宋阳公拒绝倒是有记载。宋阳公也有记载一二,不过史书中对他没有好话,多是说他荒淫无度,夺臣妻、淫儿妇,甚至与自己的女儿也有些不干不净。史书上明确记载宋阳公晚期宠爱的一位夫人是宋国名将郑少康的妻子,宋吴对战,郑少康出征,宋阳公便趁机把郑少康妻子抢入宫中,封为如月夫人。这可不是后人杜撰!宋阳公生性淫荡,关于他的艳史可以编出一套三百多集的电视剧来,还不需要编剧加工。好,言归正传,这个公主墓之所以如此奇异,也查到了相关资料,是一部野史,名字不记得了,主要是讲述各诸侯国的艳史。里面说是因为宋阳公与女儿细君淫乱,没想到细君与公子登还有一腿,还怀孕了,这让宋阳公十分不快,加之郑王又以细君不洁为由拒绝与宋国联姻,宋阳公恼怒之下将细君处死,便是墓里也不肯让她安生,设了许多与墓葬相违的禁忌。啧啧――这野史编排得也够狠心的!不过,又偏偏说中了墓里面的设置,让人不得不信几分!只是老博士他们说当时王女多不洁,也不见哪个王女有如此结果的,所以不怎么相信这记载。不过这宋阳公也是真好色,除了那个如月夫人,史上最著名的还是宋阳公霸占了自己的弟媳,就是后来的兆凌君,吴国丞相的妻子,兆凌君不堪受辱,偷偷把宋国军队的信息透露给吴国,最终导致宋国灭亡。这位急色公,不仅正史野史传奇,便是专门收录鬼怪小说的《搜神记》,也记载有他的事迹。里面的《河伯》就是说宋阳公去洛邑拜见周王,途中遇见一位绝色美女,不问姓名,便上前调戏。哪知对方是河伯女儿。河伯盛怒之下降下旨意,让其遭受女儿受辱,国破家亡的痛苦。便有人说宋阳公害怕河伯诅咒,将细君作为祭品,又祭祀许多奴隶。所以说——真是众说纷纭、谜云缭绕;你问我为什么细君墓如此诡异,我也说不出理由啦!

  “总之,吴公子登称王后,史书记载他向宋国提亲,加上他曾在宋国为质,有很大几率确定细君与公子登相识并且两人相恋。你说细君墓还葬在靠近吴国的汝城县,要说他们不相爱我也不信啊!但我们讲历史还是要讲科学依据的,不能光凭胡乱猜测。我们之所以能确定墓主就是细君,有两个证据,其一是吴王,公子登的佩剑――一把青铜剑。我没编排他们,不管正史野史,和吴公子登相关的宋国公主只有一位,细君。如果在一个宋国公主墓里发现吴公子登的佩剑,叫我怎么不认为墓主是细君?我虽然没有进墓里,但从摄像机里可以看到墓主人左手边,陪葬有一柄装在黑漆木质剑鞘内的青铜剑。剑身毫无锈蚀,刃薄而锋利,我们做过实验的,真是‘吹毛立断’!剑身纹饰繁杂,还在剑格正反面分别镶有蓝琉璃和绿松石作纹饰,其成分和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剑十分相似,可以确定是吴越宝剑无误。另外呢,剑身一侧还刻有11字铭文,大意是某位吴王的佩剑。是,是,宋吴两国相近,也许是其他吴王赠给某位宋国公主或夫人的。所以嘛,还有证据二,从墓穴里出土的竹简记载来看,此墓主人一定是宋阳公女儿。因为——里面非常明确写有墓主的身份。

  “哈哈哈,瞧瞧你这样子!亏你还自夸是精明小老板,怎么没想到墓室里除了死人就没有陪葬品呢?”

  肥仔这死小子笑的十分欠揍。虽然这故事没什么新颖性,但是出现的时机很好,现在公主墓的消息还未公布,大众并不知晓此事;如果赶在这个时间将故事卖出去,只等消息一公布,故事身价便会上升百倍。

  “你知道我这里的规矩,没有承载物的故事是不可信的,价格嘛……”我道。这个故事绝对会爆,但是没有证据,这个故事根本卖不出价格;而肥仔只要不漫天要价,这故事怎么算我都是赚的。

相关文章

  • 狐首之言【浮生一“骗”·之二】

    “鱼仔,不得不说,你这收藏也太……怎么说呢?偏僻都不行,得用荒诞来形容你才行!这一排的人面石头,好好好,石膏,...

  • 狐首之言【浮生一“骗”·完结】

    在重新整理公主墓的故事时,考虑到肥仔带来的版本太过历史化,而客户群专业性并不高,恐怕无法考究地表现考古这一行业...

  • 狐首之言【浮生一“骗”·之一】

    【原创小说 已做版权登记】 宋卫两国边境有一处名为佛子岭的关口,道路难行。 那一带山岭交错,黄沙漫天,...

  • 狐首之言【浮生一“骗”·之三】

    “先生——” 我正要锁门,听见声音,只好先回头,目光落在一名二十二三岁的女子身上。 她蓄养长发,发丝自耳下微微...

  • 狐首之言【浮生一“骗”·之四】

    “就这么一把破刀竟然要卖20万元,你们不如去抢好了!” 不必抬头,我也知道是隔壁江邑高中的那个悭吝中年教师。我...

  • 狐首之言【折子戏·中】

    (跟随凤凰入天宫的小狐狸,实则连这近在咫尺的宫室都没机会好好瞧过,凤凰就被赶下界历劫去了。小狐狸以为自己要和其...

  • 狐首之言【折子戏·下】

    (陈国自入夏以来,炎热得很,简直如同蒸笼一般要将人烤熟了去,连树荫底下也感觉热气一阵一阵往上翻涌。) (王宫里...

  • 狐首之言【折子戏·尾声】

    (元丰元年,陈国大雪,太子披着大氅站在雪地里。) (他的母亲去世了,在这个严寒的冬天。王后自诞下太子后身体受损...

  • 狐首之言【折子戏·上】

    (天元二十七万年一千三百年,云巅之上,仙宫巍峨,在云海间若隐若现。) (“啪嗒”,一颗白色滚圆的小兽咕噜噜滚落...

  • 戚正10月读书第一次打卡

    读书名字是在被狐狸骗一次,第1页到20页,主要是两个故事,一个是瞎眼狐清窝,一个是再被狐狸骗一次。 瞎眼狐清窝主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狐首之言【浮生一“骗”·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su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