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考试压力

作者: 粉蓝 | 来源:发表于2016-04-30 23:38 被阅读463次

这几天的状态实在不好,想起之前收藏的一个知乎回答,勉励自己继续前行,全文转发如下。


作者:顾lil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74628/answer/195958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主不要急,这种事实在是太常见了,跟病啊什么的关系远着呢~
让我先给题主讲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去他的效应”(what-the-Hell Effect)
《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第10章 节食风暴

彼得• 赫尔曼(Peter Herman)带领的研究小组做了个实验。被试中一些正在节食,另一些没节食。被试者到达实验室时,正处于“食物剥夺状态”,即“饥饿状态”。他们好几个小时没吃东西了。研究者给了一些被试者一小杯奶昔,这一小杯奶昔只能缓解一下饥饿;给了另外一些被试者两大杯奶昔,这两大杯奶昔所含卡路里足以让正常人觉得吃饱了。然后,研究者让两组被试者以及另外一组一点奶昔也没喝的被试者品尝食物。

那是个幌子。被试者如果知道有个研究暴食的人在看着自己吃东西,就会突然没了胃口、变得非常克制。所以研究者假装只想知道被试者对各种零食口味的看法,把他们一个个安置在小隔间,隔间里放着几碗薄饼和曲奇,还有一张评价表。评分时,被试者想吃多少就能从碗里拿多少——碗里的吃光了还可以再要。

非节食组:刚刚喝了两大杯奶昔的被试者,只是轻轻咬了一下薄饼,迅速填了评分表。喝了一小杯奶昔的被试者,吃了更多薄饼。好几个小时没吃仍然饿着的被试者,嘎嘣嘎嘣地吃了很多曲奇和薄饼。所有被试者的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

节食组:喝了两大杯奶昔的被试者实际上比好几个小时什么都没吃的被试者吃了更多薄饼和曲奇。研究者大感惊讶。因为不相信,所以他们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结果仍然差不多。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非常自律的人也很难节食成功。

研究者给这个现象取了个正式学名——反调节进食(counterregulatory eating),但是彼得• 赫尔曼实验室的人及其同事就把他叫做“去他的效应”(what-the-Hell Effect)。节食者在心中限定了每日的卡路里摄入量,当他们哪天因为某个意外超过了限量,比如在实验中应研究者的邀请喝了两大杯奶昔,他们就会认为那天的节食泡汤了。因此,不管那天剩下的情况如何,他们都在心理上把那天归为失败。只能从第二天开始再重新节食。所以他们想,“去他的,我今天可以好好享受了”,而之后的大吃大喝往往让他们长出比减掉更多的肉。

以上对应的是你提到的“比如说有课吧,我就会极度焦虑不安,很烦燥,觉得把我该死的复习计划都给毁掉了(心里真的就是这句话),然后很恼怒的去上课,然后下课了不会再回图书馆学习,会玩,就当今天废掉了”。
【对此我深有体会,虽说我没考研,但是我常减肥啊%>_<%】

2、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个体在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之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其中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的)。
针对你提到的“中考,高考,都有,我会在学习势头上升的时候因为一些事自我放弃,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不学习,不听课。但中学我学习很不认真,出现这种状态我都理解为自有成绩差考不上好学校的原因,很合理的解释。”
中学时期考不上好学校被你归因为平时学习不认真而不是能力不足,你才会觉得舒服且合理,这就像是一种保护机制。潜台词就是因为你不努力学习所以才没考上的,如果你努力学习了也是能考好的。
现在你也有些重复中考高考的经验了,如果你现在放弃了就可以说当初我没考上研究生都是因为后来2个月我都在玩游戏没好好努力,我要是像前面几个月一样继续努力下去,肯定能考上。反而是你现在夜以继日毫无干扰地复习下去,万一失败了会被自己归因成能力啊智商啊什么的不足(当然也是很多人归因为考试难度等其它原因的),你反而更痛苦。
不要轻视人的敏感和预测及自我保护能力,我们总是为自己选择最安全的道路。

3、倒U型曲线:你的焦虑/压力水平过高,反而影响了你的表现(performance)。


压力过大会导致你很焦虑,反而很难采取行动继续努力。适中的压力水平才是最佳的。

针对以上3个原因给题主几个小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 制定可以浮动的计划而不是看似严格且完美的计划。例如,每天学习4-8个小时,有课的时候复习时间少些就少些了,上午有课的话下午就学习4个小时。把各种意外情况都囊括在计划里,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自己的时间。
  • 时刻牢记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的,其他的因素你都是改变不了的。所以你只有一条路,向前走就可以了,哪怕是每天只努力一点。
  • 你要想你开始复习得早,前几个月你的状态又那么好,已经比很多人好了。所以适当得降低焦虑水平,在学习状态不好的时候到外面走走,找人聊聊。
  • 非常重要的一点:找研友!最好是时间上和你合得来的,相互陪伴的力量是无穷的。【最近在练习马拉松,凡是和跑友一起跑都能跑完半程,自己刷连20K都刷不到~~~】

祝:好(o)/~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学习状态实在不能说是好,虽然勉强可以完成每周20小时的任务,但是周一到周五每天3小时都无法保证,靠着周六周日加班加点才能勉强完成。

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状态,当前每天3小时都无法完成的话,按照我的新计划,每个月加量10%,也就是5月份每周22小时,6月份每周24小时,7月份每周26.5小时,8月份每周29小时,9月份每周32小时的任务,更是无从下手。

所以我需要一个更好的时间管理方式,从现在大量的闲散时间里挤出碎片时间来用于这10%增量。ANKI是个强大的软件,但我还是没有用好它,目前它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还是用于大量的完整时间块里,接下来的几个月间,我认为它将代替知乎成为我的碎片时间的主要占用者,这样我的周计划就能顺利完成。

相关文章

  • 如何应对考试压力

    这几天的状态实在不好,想起之前收藏的一个知乎回答,勉励自己继续前行,全文转发如下。 作者:顾lily链接:http...

  • 如何应对考试压力

    高中时候,班主任对我们说:你们不要指望高考的时候能超常发挥,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就非常好了,大部分人连平时80%的水...

  • 如何应对压力

    周末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学习了混沌商学院中,由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如何应对压力与保持专注》课程。 对于如何应对压...

  • 如何应对压力

    每个人都说,压力就是动力,但是我想象说小压力就是小动力,大压力就是灾难,一个人如果承受过多的压力,就会产生焦...

  • 如何应对压力

    每个人都有来自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通常我们面对压力的方法是如何“排除”压力,却没有想过如何“接纳”压力,让自...

  • 如何应对压力?

    首先认清压力是怎么来的,压力来源于生活的变动,是变化导致了压力。比如搬家,升职,结婚,怀孕,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会带来...

  • 如何应对压力

    现代社会里面,可能大家最不缺的就是压力了。在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每个人都担心一不留神被甩在时代潮流的后面。一眨眼...

  • 如何应对压力

    长大后,压力和焦虑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压力并不会自动转化为动力,正确认知和应对压力,会让我们更从容。 一、压...

  • 如何应对压力

    在我们谈到压力之前,我先说一些生理特征,你看你自己有没有或者身边的人有没有。 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没有像往常一...

  • 如何应对压力

    因此相应的应激源可分为内在与外在,具体可见和隐而不见的,而人们也往往因为不同的压力产生短期的急性应激和较为长期的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应对考试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bk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