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景是否熟悉:
“别玩了,赶快写作业去!”
看到女儿窝在沙发上刷平板,半天没有动弹,我气就不打一处来。
“不去!”
女儿悻悻地回答,还一把摔开平板,脸上写满了不悦和抵触。
“赶紧去,你快点,这都几点了,别逼我发火!”
我尽量克制着内心的怒火,声音还是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几个分贝。
“哼!”
女儿倏地起身,钻进了自己房间,还撂下一句话:
“你就喜欢命令我!”
错愕中,我陷入深思:
为什么明明想监督孩子按时间完成作业,却导致她更加拖延、更加抵触?
为什么跟孩子沟通时,总是最后不欢而散,甚至互相“攻击”?
为什么赢得孩子合作,就这么难?
直到看了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的一句话,才让我恍然大悟。
她说: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我对女儿的教育“翻车”,大约就是没有建立起这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而总是不由自主地用控制和命令的语气,把氛围变得僵硬和对立。
父母不好好说话,真的是教育大忌。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父母越用力,孩子越优秀。
而是父母深谙教育的真谛,教养的艺术,在克制和修行中,给孩子最好的影响和引导。
恰如樊登所言: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的导游,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都有什么,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像游客一样去看、去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