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个笑话。
某天晚饭后,妈妈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爸爸则和儿子在客厅里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盘子打碎的声音,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爸爸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爸爸奇怪的问道:你怎么知道。儿子说:因为她没有骂人。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生活中比这笑话更奇葩的事情还真实而广泛的存在着。
看完这个笑话,你再想想自己是否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和妈妈一起洗碗的时候,打碎碗的是你,结果会怎么样?
如果你和妈妈一起洗碗,妈妈打碎了碗,你又可能会有什么遭遇?
即便不是你打碎的,也可能会把被骂一顿。
有过吧,反正我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是老百姓说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02.
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的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
当自我觉察到了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他,这个过程就成为自我的防御。
当我们因为自己的行为或产生不好的后果而难受的时候,常常也会对应出现一些心理机制来防御那些难受的感觉,特别是我们无法接受这个行为是因为自己发起的。
在众多的心理防御机制中,有一种叫自我批判转向客体。
意思是当你做错了某件事,你因此感到了内疚和自责,你对自己的行为和事情产生的后果感到很难受。
但是你没有在现实层面去检讨自己的行为,相反的你去指责批评其他的东西和其他人。
03.
你是否会想起小时候的成长画面,这也是很多无辜的孩子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做错事情大人就可以说我?为什么大人们做错了事情,死不认错,还要对孩子吼叫。
我们在小时候是不是会遭遇过,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做着同样的事情?
很多时候是成年人为了转移自己内心的内疚感,内疚感太强的话会严重挫伤自己的自恋。
但总得有一个说辞吧,所以此刻在身边的人便是最好的,可指责的和批评的客体,尤其是那些主动送上门来的人。
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套心理防御机制,他有时候可以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一些好处和帮助。
比如维护我们自我的完整性,保护我们的自尊心,不会让自己的心理崩塌。
它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现实层面的副作用,比如它在保护我们自尊心的同时。
会让我们无法理性的去面对问题,甚至回避或转向,这往往会在现实中导致和他人产生冲突。
04.
漫画家吉米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70%的是情绪,30%的是内容。
当因为自己行为过失产生不好的结果的时候,请记得先安抚一下自己的内心,尤其是小事情上对自己不要那么苛责。
一来可以减少自我攻击,二来不至于和旁人起冲突。
如果遇到是对方的过失,对方却因此指责我们的时候。
首先你要明确知道自己和事情无关,我们可能会因此觉得委屈,会有情绪,但要知道对方指责我们的情绪和语言,很可能只是他们对自己的愤怒。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可以先从对方的情绪上去考虑,你也就没有那么委屈和难受了。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梗”是,你刚刚可能对我闹了个假的情绪,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知道的交通规则。
黄灯呢,小朋友们会告诉你,黄灯是警告,是暂停。
而成年人可能会焦急的对你说:你还不赶紧踩油门,快冲过去啊。
马上红灯,你要先暂停,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也要平静一下,看看你的情绪背后告诉你是什么。
既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而拉远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距离。
(齐帆齐商学院年度品牌营第145篇,字数1369字,累计268311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