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词语反复出现在我的视野——“共情”。在《颠覆性医疗科技》中提到:“患者需要情感上的关注和医疗人员的共情”。当时我很疑惑:情感上的关注不就是共情吗,有什么区别吗?
偶然,在另外一本书《全新思维》中,又提到了“共情”:“未来将属于那些具有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人,即有创造性思维、共情型思维、模式辨别思维或探寻意义型思维的人。”书中对共情作出了解释:
共情,是与他人产生共鸣!
顿时醒悟!我即刻就明白了前书中关注和共情的区别。前者,是低层次的,是1+1的物理作用,而共情是人与人情感的化学反应。
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让医生对每名患者都能产生共情,有些不太现实。然而,未来的医学,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一定需要医生具备这种共情力及全局思维能力。或者说具备冰冷的科技无法企及的能力。
现代医学发展是一个奇迹。强大的科学技术能让我们看到身体内部的精密运转,新研发的药物和医疗设备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也让我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
然而,医患关系并没有因为医疗科技的发展而有所改善。
在成百上千的病例诊疗经验的基础之上,大量医疗实践趋于标准化。我们的每个病种都有一套诊断治疗流程和可重复性公式,医生可以遵照执行。
然而,电脑也可以即将或正在做这样的工作。
美国IBM公司的“沃森”超级认知计算机,已经可以利用大规模并行处理器,在几秒钟内处理检查数据、病史及其他更多的资料,生成诊断和治疗方案……
科技发展无所不能。
却唯独没有情感处理能力。
这种能力是站在他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
这就是共情。是深入他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角度体验世界。不是同情,不是惋惜别人的不幸,而是与他人产生共鸣。
哥伦比亚医学院的卡伦博士发现:医生的工作大部分是围绕故事展开的,患者叙述病情故事,医生围绕故事给予判断疾病问题。医生需要具有通过对病人说话的节奏、语调、停顿以及全面了解患者情感的能力。充分熟悉病情可以让医生更了解患者,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从而更好地评估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要想成为优秀医生,需要掌握“理解、解读故事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能力。”
强调共情,并不是说它可以取代专业的医学技能。共情力是专业知识、医疗技术以及其他医疗工具的有益补充,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医学的未来也许是这样:医生既有缜密的思维,又能与患者产生共鸣,既能分析检查结果,又能领会病人的陈述,是兼具两性思维的人。
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在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处理能力;而在概念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共情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