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卖炭翁》

作者: 会干活的牛 | 来源:发表于2024-08-04 06:22 被阅读0次

转载

        《卖炭翁》出自"诗魔"白居易之手,用135字,讲述了卖炭翁平凡而艰辛的一天。透过他的生活片段,我们看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心酸与无奈。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少年时,尚未品尝生活的苦涩。读此诗,不过是匆匆一瞥,为应付考试而囫囵吞枣,诗倒是背诵得滚瓜烂熟,却未体会其中深意。

        那时,只觉得白居易愤世嫉俗,认为诗中的苦难与黑暗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然而,如今重读《卖炭翁》,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当年太傻太天真。

年少不知愁滋味

        年少时,我们怀揣着无限梦想,以为世界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只需轻轻翻动,便能找到成功的答案。

        卖炭翁,一个终年在终南山里伐木烧炭的老者,他的头发、脸庞,甚至身上,都沾满了柴灰,双鬓斑白,十指漆黑。

        这样的形象,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脏乱,甚至嫌弃。但在他眼中,这却是生活,是养家糊口的艰辛与责任。

        当读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时,除了心酸和同情,更多是不解与困惑。

        如此近乎自虐的生存方式,为何继续下去?换一种生活不好吗?

        答案是否定。因为古时候工作不像现在,工作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年纪大了更是难上加难。

        年少时,曾以为世界充满无限可能,总觉得只要努力,就能出人头地。

        因此,对卖炭翁的遭遇,更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而,随着阅历增长,我逐渐明白,他的无奈,更多是无力反抗。

        因为,打破现实需要勇气与毅力,这并非每个人都能够轻易拥有。

        可是,那时我们太年轻,根本无心留意这些。当我们被社会揉搓,才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在与命运抗争,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读懂已是诗中人

        记得年少时读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只觉得老翁的形象既憔悴又有几分滑稽,甚至邋遢。

        然而,放眼四周,却发现生活中不乏“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天寒地冻身着单衣,却希望天再冷一点,这样碳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尽管城外雪深一尺,牛困人饥,也要去去市南门寻找一线希望。因为,只有卖了炭,才有钱解决身上衣和口中食。

        这场景和外卖小哥、滴滴司机等职业何其相似,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为了一份收入,为了生活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遗憾的是,算法并没有给他们喘息机会。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最终收入还是被算法定义得死死的。

        我曾与一位滴滴司机交谈,他告诉我,无论他如何拼命接单,每小时的收入都很难超过30元。即使偶尔接到一个大单,但接下来往往会面临长时间的空闲。

        外卖小哥亦是如此,他们可以跑赢路上的红绿灯,但却无法跑赢那些决定收入的算法。每单价格从9块变成6快,甚至降到3块,并取消奖励,但骑手依然竞争接单。因为,那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是否真的掌控着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看似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但实际上,我们都在被背后的算法和规则所操控。

        这不仅仅是外卖和滴滴的问题,更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似乎无法选择,只能被动地接受。

        这就像工地搬砖的工人,从日薪到计件制,再到绩效工资,最后到纯绩效工资,资本家为降低成本,设下一个个陷阱。

        而我们,无论多么努力,都只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低收入状态。无法突破算法,只能被算法定义。

        跳出来想一想,我们和“卖炭翁”又有何异?

        可是,我们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只能在自己的一小片天地徘徊。我们不是没有尝试展翅起飞,而是现实之墙下,堆积着太多因尝试而折断的翅膀。

        我们学会了接受与适应,不再用旁观者身份去审判《卖炭翁》。只觉得它字字泣血,句句剜心。

        因为,那不是别人的悲惨故事,而是自己与他有太多相似之处。一车炭千余斤,还有一头牛,竟然只得华而不实的半匹红纱一丈绫。

        更令人心痛的是,年少时唾弃的黄衣使者,竟然成为中年人们艳羡的对象。权利的诱惑,无法抗拒。在品尝百苦后,我们或许不想再去奋斗,不再思考自我,只是渴望一个富足安逸的生活。至于自己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似乎已经没有人太过在意。

        最终,我们不自觉地成为了少年时最讨厌的模样。

道尽古今称千古

        《卖炭翁》道尽古今沧桑,是千古奇文。后人纷纷效仿,写下曾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人们:秦妇、蚕妇、捕蛇者又或者祥子。

        他们或许名字各异,身份不同,却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依旧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

        这便是经典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章

  • 卖炭翁的故事

    提起卖炭翁的故事,大家肯定对中学课本里的《卖炭翁》这首诗还有些印象。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

  • 制炭翁

    2020年五月一日献给邓茂盛老板,他是当代制炭翁。 老杜名诗卖炭翁, 写尽天下受苦人。 再读毛著老三...

  • 背诗(第12首)卖炭翁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 清晨的声音

    清晨的小巷子里,传来街边卖炭翁的吆喝声,不绝想起了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 卖炭翁

    南山上空终日浓烟不断,那是卖炭的老翁每日勤恳劳作的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令人不适的黑烟,已成为老翁的挚友。那...

  • 卖炭翁

    一老人卖炭,在其身边摆满了鼓鼓朗朗好几大包炭。面前还有个牌子,上写"十元一斤,恕不还账" 一穿貂皮大衣的男子走将过...

  • 卖炭翁

    头上的天空渐渐暮色暗淡,老翁轻轻地打开柴门,缓缓地转过身子,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是那么的吃力。老翁步履蹒跚的朝...

  • 卖炭翁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卖炭翁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卖炭翁》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卖炭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ht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