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玫瑰园集锦散文随笔杂记馆爱之蓝
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作者: 简JN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1:40 被阅读0次

原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大意

其次,须菩提,菩萨对于研习佛法,此心应当随时随地无所住。进行布施的时候,不应当受色相的影响而进行布施,不应当受声音、香味、味道、触觉、意识的影响而进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当像我说的这样进行布施才行,不能停留在现象(表象)上。为什么呢?如果菩萨不停留在现象上进行布施,他的福德会大到你不可想象的。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东方的虚空你可以想象到它的大小吗?不可以,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也一样,四维空间和上下的虚空,你可以想象到它的大小吗?不可以,世尊。须菩提,如果菩萨不停留在现象上进行布施,他得到的福德也是和我说的这样不可想象的。须菩提,但凡想修行成菩萨道的,就应该像我所传授的这样安住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延伸解读

相较于前三品,《金刚经》第四品略微有些难度,因为专业术语太多,对于我们这些不修研佛法的普通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专业书籍或佛法字典来解疑释惑。因此,在谈感悟前,我先给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有关术语。

一是布施。佛教用语,是佛家弟子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其实质就是让研修佛法的人把世间的一切统统放下。佛教中的布施有三种,分别是财施、法施和无畏布施。财施是外物的布施,即用自己的金钱、物品等去帮助别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捐赠,包括捐钱、捐物;法施是指精神层面的布施,属于内布施,包括将佛法知识无偿地传授给他人、智慧的启示、奉献精神的引领等方面,类似于我们现在讲得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服务;无畏布施就是让众生不再感到畏惧,我理解的临终关怀之类的应该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色、声、香、味、触、法布施。色、声、香、味、触、法,对应着人类身体中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佛家所谓的“六根”。六根清静是佛法中倡导的远离烦恼所要达到的境界,也就是没有任何的欲念。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色布施,如果你看到美女有难就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看到乞丐有难就视而不见,那根本就不是布施,那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中英雄救美人的欲望,如果你把美女与乞丐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地去提供帮助,才能称其为不住色布施。


感悟

《金刚经》第四品,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有什么启发和现实意义呢?我的感悟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人要有慈悲心。《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慈悲”一词的解释是,原来是佛教用语,指慈善与怜悯。“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而“怜悯”则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由此可见,慈悲心是一种对待万事万物都要像长辈对待晚辈那样真诚付出的情感,不会去考虑任何的得失与回报,都是源于内心真实的仁爱。

佛主张以慈悲为怀,就是因为他认为慈悲心是最大的“福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慈悲心,才能够破除掉内心中不断生出的怨妒、憎恶、仇恨等情感,才能做到包容、大度、感恩、知足、关爱、奉献,所以慈悲心就是佛心。如果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而生出分别心,那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也不可能获得“福德”。

我们现代人提倡的“助人等于助己”、“为人就是为己”,甚至有人讲“舍得,就是要先舍后得,不舍不得”等等,这些日常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的信条、守则,与佛法相比,低了不知几个层次,但即便如此,人们依然很难做到。

慈悲心难得,非普通人所能轻易达到,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毕竟芸芸众生中的我们,只要心存善念,做到人蓄无害,也终将会是温柔之人必被世界以温柔待之。人生果真如此,纵然不能成佛,不也是皆大欢喜的吗?!

二是放下与执着的辩证关系。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放下”,细想不无道理。其实,《金刚经》第四品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的表象所迷惑,要顺其自然,一切随心。虽然普通大众没必要做到“六根清静”、“四大皆空”,但学会放下,随遇而安,不执着,不生妄想与烦恼,也是一种智慧,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过得更加地轻松惬意。

但执着对于处于世俗中的人们来说,有时却又是必须的,因为如果缺少一颗执着的心,很多事情往往会半途而废,执着是迈向成功的阶梯,所以有时必须要提倡执着,要倡导坚持不懈,但毋容置疑,执着,却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的痛苦与烦恼,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幸福感不强的一个原因。

那么,人生中到底是应该选择放下,还是选择执着呢?其实这就是一个辩证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无所谓对与错,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若是非要说个建议的话,我倒是认为年青人要选择执着,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老年人则要学会放下,顺境时清醒、谨慎,不迷失自己,逆境时淡定、从容,不自暴自弃。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随时、随人、随事而定,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就是万变,万变就是不变,修心、养性,安之若素。如此,人生也就圆满了。

于2020.3.7 21:23

NO:2020-1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l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