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哲思汇文楼
简论攻击行为的正当与合理性

简论攻击行为的正当与合理性

作者: 与世无争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6:19 被阅读95次

我们在与人产生矛盾而采取攻击行为时,往往都要顾及到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即要说服别人、说服所攻击的对象、说服自己一点:“我这么做是有理由的,是正当的,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以此表明我们是有理有据的,不是胡搅蛮缠,无理搅三分。如果不考虑这个所谓正当性的问题,随心所欲的话,那么我们的行为将受到他人的谴责和其他形式的否定性评价,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接着众叛亲离,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而且自己也会良心有愧,过意不去。中国古代也有许多俗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众怒难犯”、“人言可畏”、“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足以说明舆论压力、道德谴责、良心折磨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忽视。

 大到国际间的冲突也是如此,苏联入侵阿富汗招致了许多国家的口头反对,而且这些国家也用各种措施制裁苏联,美国实力很强,但在进攻阿富汗的时候也不是想打就打了,还是找个理由说伊拉克有化学武器。

  进一步讲,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就是要在与人冲突时须回答好“为什么”、“凭什么”的问题,做到以理服人,让别人心服口服。既要对付他,还要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知道为什么对付的是他而不是张三或李四,为什么这样对付他而不那样对付他,让他自己也服气,利于攻破他的心理防线。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对错。也让旁观者能明白和支持我们的立场,所以生活中才会有很多评理、讨说法的现象、国际上才有舆论战,一些人才会制造舆论氛围。其实,上述攻击行为如同法院审案。如果是非清楚、证据确凿的话,那么区别在于,人际关系里,对方对我们犯下的错,由我们自己去惩罚,到了法院,就是国家替我们惩罚。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此处的理一定要站的住脚,采取的行为和采取这行为的原因应当一致。借题发挥,小题大做,都会授人以柄、留人口实。法律上的说法有罪责刑相适应。犯多大的错,就给他多大的惩罚性报复。这里的对错问题是指该行为的“可罚责性”,即是否值得、用的着去惩罚。

  当然,这个理由,很多时候可以人为捏造。日本想要东三省,就自行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想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就哄骗全世界也哄骗它本国人说是在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的还是给自己的做法找个借口,找个托词,赋予其以正当性、合理性、乃至合法性,披上各种外衣,进行辩护和遮掩,图个名正言顺。让人容易接受其行径。这就是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此之名,行彼之实。有了这些,他们下一步的实际动作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寻求他人的理解、认同时,不是所有人都会那么正直,坚持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还是会有人为了私心利益,罔顾真相,弃理于不顾,选择了拉偏架。比如九一八事变后,列强因为和日本有密切的利益往来,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日本占领东北。生活中也有人是帮亲不帮理的。可是,我不禁要问,你的利益、亲情关系是保住了,可是受害人怎么办,为什么要把受害人变成满足自己利益、关系的需要的牺牲品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论攻击行为的正当与合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d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