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一亩荷塘
文/小月昱
推荐/甘肃武山 榆钱春文学社 陈中杰
时常想起湘北老家的池塘,它就在我们村子的中央,如一滴饱含乡情的泪挂在村庄的眼睫毛上。
它更像一本有着透明扉页的相集,一帧帧收藏着我儿时记忆的点点滴滴。无论何时翻看它,往事都不曾褪色。
春天来临的时候,贵如油的雨滴几番淅淅沥沥,给池塘带来无限的活力。一群青蛙开始肆无忌惮地谈恋爱,然后产卵。再过些时日,池塘里就会有一大群蝌蚪宝宝。这个事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知道。凡是从塘边经过的孩子,都会有意无意地瞄上几眼。如果有人发现池塘里有小蝌蚪宝宝在游来游去时,便会惊喜得大呼小叫,召唤来更多小孩子来围观。
几颗小脑袋凑在一起,屏息凝神,目光追随着一群黑黝黝的小精灵。痴迷往返间,水中往往又出现一群小鱼宝宝。有的孩子兴奋得尖叫,小鱼和蝌蚪们受到惊忧,一下子全都钻入碧绿的荷叶下面,看不到了。孩子们相互抱怨几句后又喜笑颜开,索性坐在石板桥上,脱掉鞋子,把一双双小脚儿伸入碧绿微凉的水中,上下扑通,踢打得水花四溅,好不开心。
在水面滑翔留下剪影的紫燕、池塘边临水梳妆的大柳树、树下拴着的大黑牛,都为这荷塘增添了更多的生机。尤其是哼着小曲儿在塘边青石板上搓洗衣裳的姑娘媳妇们,她们每天往来于池塘的曼妙身影,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青春活力,是小池塘别样的风景。
夏天的池塘美得出尘。半池荷花盛放,白中带粉,粉里透白,花芯吐蕊,清香乘着夏风在小村里游荡,迷醉众生。这样的荷塘,不免让人想起李白那首传神的诗:“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夏夜里的荷塘又是另一番风韵。萤火虫提着灯笼穿梭在荷叶间。水中已映盛满池星月,又叠加流动的萤火,呈现出一种如梦似幻,虚实相间的美。坐在池塘边乘凉的我饱览这人间美色后,无比奢恋,迟迟不舍得归去,也曾将这一帧画面带入梦境里。在梦里,我化身成一尾小青鱼,与一枝青荷为伴,共守这一池无忧的幸福……
到了秋天,村妇们每日从池边采收茭白做菜。孩童们则觊觎那一支支饱满膨胀的莲篷,并为此想尽了办法:有态度慬慎站在岸边探身用长钩去钩莲枝的;有个较胆大直接下水去摘的;还有的干脆将家中洗澡的木盆搬来放入水中,自己手持撑杆坐进盆——驾着这特别的小船儿游进荷丛深处……
冬日的池塘则呈现一片泥灰色,像是一幅存于岁月古集里的画卷。那荷枝或直立、或倾俯、或倒卧,姿势多端,各有风采,在素净的水面上勾勒出一幅疏朗有致、空灵幽远的写意画。虽然是“荷香依稀辨,残影已满塘。”却满载着全村人丰收的喜悦心情。村民选择在一个晴好的天气,上午开沟渠泄放池塘的水。待水半干时,村里的男人便挽起裤脚下池以网捞鱼。捞完大鱼后,再次泄放池塘的水,水放干时,又开始掏挖淤泥下成熟的莲藕。
岸上站满了围观的老幼妇嬬,一个个热心地指挥参与。某个孩子尖叫着发现一条漏网的大鱼藏在石板桥下;又或是发现一条老黄蟮想做逃犯;年轻的媳妇张罗着又拿来几个竹篮装藕用;年迈的娭毑念叨着得注意这注意那……
到了傍晚时分收工上岸了,队长开始按人口数分派鱼和莲藕。每个人都像过节一般高兴,妇人们早就张罗着要将鲜鱼及时腌制,做成过年食用的腊鱼。
粹取了丰收果实之后的池塘,显得满目疮痍。不过这是暂时的,村民于次日引注了满粹取了丰收果实之后的池塘,显得满目疮痍。不过这是暂时的,村民于次日引注了满池的活水,一切都在水的润和下被治愈。荷塘带着年年岁岁永不灭的希望平静安然地沉睡于隆冬的冰雪之下。
不用等很久,春姑娘就会踩着高跟鞋,踏碎池上的冰层,随手扬风,洒雨。村民会往池中放养一批鱼苗。这一亩荷塘,又是一番全新的景象!
家乡的小池塘啊,多么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
小月昱;本名:易美。《西部散文选刊》微刊编辑、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兼签约作家。喜欢幻想,热爱码字,文章多见于各网络微刊平台,已在豆瓣阅读网上架短篇小说集《香徊魅影诡事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