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上·第六则
籍田仪式进行中。
原文
其后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大师监之。宰夫陈饗,膳宰监之。
笔记
大家都耕种完后,后稷看一看耕种得如何,太史负责监察。司徒检查民众耕种得如何,太师负责监督。下大夫陈设宴席,膳夫负责检查。
原文
膳夫赞王,王歆太牢,班尝之,庶人终食。
笔记
天子耕种,行政班子和民众跟着学,依次放大扩充,之后还得检查,然后是仪式最后一部分:宴席。膳夫引导天子,天子享用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百官依次品尝,然后是百姓吃完。
整个过程极其仪式感,却也让我有很强的似曾相识感——一些动物群体狩猎成功后的分食过程也是如此。
或许文化是把这种明里的冲突给程式化了。
农耕文明讲究节奏,仪式中的节奏,一年到头的节奏,跟今天的企业管理高度相似,因为本质一样,基于时间管理的事务管理。
原文
是日也,瞽师音官以省风土,稷则徧诫百姓,纪农协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笔记
这一天,乐师乐官以音律省风土,也就是用音律来感知风土,风气和煦则土气涵养。具体怎么做的,我不知道。
后稷告诫百姓要协力合作勤劳农事,说:“春分的时候,开始打雷,虫子开始活动。”
原文
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
笔记
后稷是农官也是天官,民以食为天嘛。后稷说不开垦土地的,司寇要追究他的罪行,于是命令众人:“开始耕种。”
原文
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大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
笔记
各个重要岗位的官员也开始身体力行。农师指的是上士,农正是后稷的副手,司空的职能是工程,负责道路沟渠,司徒是政法系统,太保、大师也就是太师是三公,辅佐天子,管理百官。太史是史官的头头,所记录的是官府的行为——历史记录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反省、更正当下的行为,是为《资治通鉴》,历史镜鉴。宗伯掌握礼仪,当天子不参与祭祀的时候,他代替天子行礼。
以上官员按照先后顺序亲耕,最后是天子亲耕。
原文
耨(nou)获亦如之。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修其疆畔,日服其镈,不解于时,财用不乏,民用和同。
笔记
收成的时候也是如此。天子与百官率先垂范,表示对农事的重视——一种一收之间就是国家百姓。
廪是王家仓库,东南指籍田东南方,东南利生长,钟——千钟粟。收割之后将粮食储存在籍田的东南仓库,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播种。
用指的是田器,农具都动起来了。大家都勤劳耕作,整治田界,天天拿着锄具,农时不松懈,国家的财物因此而不缺乏,百姓因此而和睦相处。
镈是锄头之类的农具。
原文
是时也,王事惟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
笔记
虢文公继续说道:“那时候,天子以农事为重,从不要求自己的官员干别的事而妨碍农务。
原文
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而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事至而布施优裕也。
笔记
春夏秋三季专心务农,冬季练兵,所以能够征伐则有威力,守备则有财力。如此一来,就能取悦于神。而得到民众拥戴,祭祀的时候国家用度优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事行动耗费甚大,而农耕民族是经不起折腾的。汉武帝、乾隆皇帝,用兵过度,盛世寡民。
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才可能有收获,当然也可能没有。但不按时来,一定什么都没有,这是管理的必然。
原文
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之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
笔记
虢文公从先贤圣王的籍田之礼扩充到国家治理,抓住了本质。
最后他说:“如今天子想要继承先王的事业而废弃那最重要的事情,不进行籍田之礼(也就是不祭祀神灵)而取之于民,那么将以什么来役使民众?”
原文
王不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笔记
《国语》的结果目前都是王不听。西周走入东周春秋战国,不是没有原因的。创始人的智慧传不下去,后代作到死。
宣王不听。宣王三十九年,远征戎于山西境内的千亩,结果败在对方手上。
要尊重规律啊!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