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摘抄与思考25、26章
文:Recycler
38/238.3175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意】
本章是老子对“道”的再描述。道是先于天地的独立存在,它无形无声,循环不止,创造了万物。道以自然为本性,成为天、地、人取法的准则。
【译文】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无声呵又无形呵,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下息,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空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无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
【我思】
还是在阐述道的含义,其中设置了“大”的定义。道,广大、不息、深远、返本。周而复始。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道天地人是四大。为什么将人与道天地并列?道天地广大深远,人只是大自然的一种生物,放在一起讲合适吗?首先这只是一个定义,一加一等于二,记住这四个字是并列的就好了。这只是老子的理念而已,我们可以定义不同的理念。再次。有些版本的原文,记录的是道天地王。这样这四个字就好理解了。道虚无又实在,我们惹不起。天地脾气无法捉摸,我们惹不起。王,我们也惹不起。因此将四个惹不起的事物放在一起。
当人讲,是肯定了人类的伟大,高于其他生物。这里有个问题,作为道家思想,人和动植物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是并列的看待,还是把人类看做是高级生物?思想不同对待问题的行为就不同。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事故,一个道家的人帮还是不帮?一只动物出现了问题,一个道家的人帮还是不帮?按照生死有命的自然规律。即使是外在干预影响了自然规律,道家也不会制定另一套干预去反向制约之前的干预。这是我的解读。因此,人对于人、动物、植物是平等的。所谓的平等,就是谁也不关心。既然都不关心,为何要突出人的地位呢?只讲道天地就好。
当王讲,句子容易理解,但是问题会很多。孔子才推崇君道,推崇忠心。老子是害怕君王,还是推崇君王? 推崇君王,意味着人人不平等,意味着与自然相违背。王是人给予的称呼,是人给予的权利。道天地却是自身具有的力量。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对王的推崇。害怕君主。历史中的道家人物,有智慧的往往选择隐居。国家出于对人才的向往,往往需要这些人入世。“不为我效力,就杀头”面对如此命令该如何是好。这里又衍生出一个问题,面对生命威胁,是自保重要,还是顺应自然重要?自保就需要做官,顺应自然就可以看破生死。很多智慧的隐者,往往藏拙,不让自己才华暴露出来,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回到主题,不害怕生死,有没有王效果一样。害怕生死,为了自保,就不免害怕君王。道家思想对于君王,没有崇敬,只有害怕。对于道天地,即崇敬又害怕。这里说的四大,是从道家自保讲的所害怕的四大事物。这是我个人认为。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一、有物混成,这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
二、道是个绝对体,它绝于对待。
三、道是无声无形的。
四、道不仅在时序上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万物也是道所产生的
五、道是循环运行的。
六、用大来勉强形容道。
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天、地、人
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人的本性应该是什么?简单,清静。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孟子认为是善的。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善的本性是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老子认为是无。王明阳认为心本身就是无善无恶的,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有善有恶?那是意之动了。你IDE心意、意念一动,就有善有恶了。有的人做善事,有的人做恶事。那时意念发挥作用了。我们能知道什么是善,也知道什么恶,那时因为我们有良知。知道善知道恶之后再来怎么做?为善去恶,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就是格物。道、本心、自然是一回事,都是无善无恶,无贫无富的,是本来清静的那种本然状态。因此,道法自然,实际上是说道是最伟大的,是最高的,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越它了,所以道效法的只能是自己。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事物的发展一般持续到极点,到达极点之后又走向相反的方向。这就是老子眼中的整个自然的运行状态。(明知是坏的,我们是应该往回拯救,还是应该加速循环进度。老子提倡顺其自然,不得已可以干预一下。算是一种缓和的积极救世。他这不是也在逆自然之规律吗?为什么不加快进程呢?过了坏的极点不就是转好吗?也许对于百姓来说,没人愿意看到极坏的时刻到来,只能拖延时间,等着未来人去承受。再者说,好与坏循环变化,干涉也没用。眼睁睁的看着变化,这才是消极的态度。虽然好与坏是循环变化的,但是我们的干涉,可以改变好与坏的极限程度。也许我们的干预,坏的流程就此结束,转向好的一面。也许我们的干预,我们延长了好的时间。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规律,我们可以改变时间和程度。)
“王亦大”表示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统治的分量有多大。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大意】
本章讲述的是轻重、躁静的关系,指出“重”和“静”是君主治国的根本。
【译文】
重物是轻物的基础,宁静是运动的主宰。
所以,圣人终日在外旅行,离不开辎重。虽然居处在高耸的楼观,也沉静超然。那身率万乘的君主,怎能自轻于天下?
轻率会丧失根基,暴躁则会丧失主动。
【我思】
直接按照章节理解,并不是很难。
但是我较真,想反驳一下。重和轻谁是根?静和躁谁是君?
常说由小及大。按照理论,轻增加了质量就为重,轻是小,重是大,轻应该是重的根本。从密度上说,重增加了空间就是轻,重是小,轻是大,重才会是轻的根本。可以说静有了气以后就开始躁。那么静是小,躁是大。也可以说躁得到了修养而变静。那么躁是小,静是大。大和小谁是主宰?也分不清谁是谁的主宰。
老子由生活观察发现,车是因为重才能前行。我也可以说车是因为轻才可以前行。第二句后半句,谁能沉静超然?只有那些看到名利的人才可以。后面又转折到国君也应该这样。这个逻辑有点说教。为什么要清心寡欲?面对权利如何能清心?老子认为的真理,别人无法认可,依然我行我素。自己做到的事,自己觉得好的事,别人是不会听的。
轻率如果理解为动,厚重理解为静,动则容易惹出事端,也应征了老子的思想。暴躁容易失去理智,保持安静,保持清心,就可以主动的思考问题。
这章节,是老子从日常观察为出发点,劝告君主应该沉稳才能使国家长久。从车子总结出来的规律,能用在治理国家吗?只能说是尝试,其结果国家兴旺或是灭亡。天下不止一个国家。安静沉稳固然可以自保。我们身边如狼似虎的国家,如何能放过身边的老实人。一棵没用的树好装,一个没用的国家可装不出来,土地就是资源。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轻躁的作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立身行事,草率盲动,一无效准。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有人曾说过,管理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管人,第二个阶段是制度管人,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管人。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读老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将老子所说的所有价值都视为相对的。但老子视为理想的价值分明指向某一方向。即更加倾向于稳重而非轻率、安静而非急躁、美丽而非丑陋、善而非恶、女性性而非男性性、温柔而非强悍、柔弱而非坚强、空而非满、水而非火等等。
老子将世界看做是对立面之间相互交错而成,并用“道”字来表示对立面之间以“反”这一运动倾向为媒介相互交错存在的原则。存在于这一原则之下的世界,或忠实履行这一原则的人表现出的,正是前面所说的老子明确倾向的某一方面的形象、即低、温柔、女性化的形象。
~~~~~~~~太长不看~~~~~~~~~
简版:哪怕是万众事物的共性,也不一定适用于人类。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