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毛泽东对项羽的评价。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也算是项羽自己对他一生的总结吧。
楚汉之争的结局,或许在秦始皇巡视出游时就已成定局。同样是意气风发,血气方刚的年龄,项羽面对皇家显赫威严的仪仗,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招人非议;刘邦非常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大丈夫生当如此也”。相较而言,刘邦更懂得收敛锋芒,隐忍韬光。
这与二人的出身密切相关。项羽是楚王后裔,从小养尊处优,幼年时就已表现出了雄心壮志。师长要他学击剑,他不以为然,认为只有学习兵法才能出人头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刘邦就比较寒酸了,其母连正式的姓名都没有,史学无奈,只得称她为“刘媪”。他自己本人也好不到哪儿去,草率地叫了个“刘季”(季是家中老小的意思),最后阔起来了,才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叫“邦”。项羽骨子里天生有贵族气质,刘邦更多的是一副“爱咋滴咋滴”的流氓相。
在鸿门宴上,项羽有绝对优势。面对曹无伤的告密,他火冒三丈。秦军主力是他消灭的,加上他是王裔,岂容一个市井小子“王关中”。如果他闻此语还能面不改色,就不是那个脾气火爆的项王了。轻信人言,直率鲁莽,“旦日就要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晚上与刘邦结为亲家的项伯几句劝解,他就变了立场。清代的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若以沛公居项羽之地,在鸿门必取人于杯酒之间,在垓下必渡乌江而王江东矣”。项羽更是一个骁勇善战,重义直率的赳赳武夫,而不是一个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政客。他更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而不是一个城府极深、狡诈多端的领导人物。
项羽的最大性格魅力在于义。他是一个重义而轻理的人。正是由于所谓的义气,才导致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犹疑不决。优柔寡断,最后错失良机,功亏一篑。只要刘邦向他陪个不是,承诺不“王关中”,他就以“义”为重放过刘邦。他既已向项伯承诺:“因善于之”就不会舍弃自己的诺言。他有骄矜之气,低估了对手的能力,放虎归山,导致了“乌江自刎”的惨烈结局。
在鸿门宴的尾声中有一个精彩情节,那就是“樊哙闯帐”。项羽对这个樊哙无礼的后生,不但不发怒,反而赞其为壮士。樊哙将其训斥一番(实际为假意逢迎),项羽面对这些虚伪的措辞,表现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幼稚,不但不嗔怒,反而生内疚之感,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将张良献的壁随手置于座上,粗疏麻痹,毫无远虑。
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寥寥数句,刘邦说了3个臣字,称项羽为将军,项羽面对比自己年长24岁的长者刘邦,说了句“:籍何以至此”。一个籍字就表现出了项羽的骄矜之气,随后他又养奸遗患,自绝敌营内应,轻易地在刘邦面前供出了告密者曹无伤。也许他根本看不起曹无伤这个背弃旧主的人,干脆故意让刘邦知道,使世间少个前倨后恭的小人;也许他是信口开河,随口一说,根本就没过脑子;也许他就是对刘邦的一种蔑视、嘲笑-----你手下居然有这样的叛徒,你这个领导当得也太失败了。
项羽的性格悲剧还在于他刚愎自用,不听范增的劝解,对范增的“三视其珏”视而不见,最后又默然受壁,将范增的计划全盘打乱。韩信背楚而归汉,背水一战一举成名,助刘邦成就霸业。陈平效力于项羽,他将封将的玉玺磨光也不肯授予人,最后陈平弃他而去。这二者皆有治国平天下之才,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是一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谋臣,却不会迎合项羽的心思,最后二人心生隔阂而分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得项羽乌江自刎的是老熟人王翳。刚愎自用,让他终尝四面楚歌的恶果。
虽然项羽在为人处世有着许多硬伤,但他依旧是本纪的无冕之王。他在乌江的自刎,不是失败的感伤,而是一种完成的快慰,是一种精神上获得满足的欢欣。
他的结局是悲壮而不是悲惨,是悲愤而不是悲凉,是雄壮而不是哀愁。
与刘邦不同,项羽更重视人格上的自我实现,他是骄傲、尊贵、坦率、磊落的。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恨巨灵、多事凿长江,消沈几英雄。恨乌江亭长,天机轻泄,说与重瞳。更恨南阳耕叟,撺掇紫髯翁。一弹金陵土,战虎争龙。杯酒凤凰台上,对石城流水,锺阜诸峰。问六朝陵阙,何处是遗踪。后庭花、更无留声,渺春潮、残照笛声中。悲欢梦,芜城杨柳,几度春风。
解剖项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