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天写作,当我们思维枯竭写不出来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或许读读作家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点想法。
林清玄,当代八大散文作家之一。据说,林清玄日更不断。小学每天500字,中学每天1000字,大学每天2000字,大学毕业后,一直都是每天3000字。
村上春树也是从30岁后,每天早晨5点雷打不动写作。
日更的重要性,很多作家都会谈到,我是从今年在简书写作才知道日更的重要性的。
练习写作初期,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写作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写作。
02
遇事思考,原因是什么,可以做点什么。
确定写作,大量输入,需要读很多书,还要多思考。
拼命看书,什么书都看,每天做笔记。还每天跑海边,散步,思考。
很多作家花钱出去旅行,去见识更宽广的世界,了解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拥有着全新的体验。
旅行,见识世界的美好多样,感受世界的美好。
写作更应该能静下心来,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每天看书,看那些名师大家是怎么想的,也思考自己的观点。
写作的人往往都是热爱思考的人,经常写作的人条理会更加清晰,更能看到事情背后的东西。
旅行、阅读都是输入的方式,把输入头脑的内容进行整理一下,加入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输出一篇文章的底稿。
03
对于写作,既然开始写了,还是要给自己定立一定的目标,这样自己才更有努力的方向。
比如每天花多少时间阅读,花多少时间写作,各平台计划写满多少字,粉丝达到多少,列出一个可量化的目标。
我现在的目标,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简书粉丝到达900人,公众号粉丝到达1000人,头条到达150人。
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总结,就可以看出最近在写作上取得了哪些进步。
为了有效达成目标,还可以设置每天的任务,比如每天写一篇千字文,看一篇优质文章。
04
最后要善于记录,我们为什么能够持续写作呢嘛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有许多的话要说。
那么为什么相似经历的两个人,有的人记忆点比较多,而有的人记忆却很模糊,这个我们是否具有记录意识有关系。
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看书看到的例子、自己的一些感悟都及时记录下来,经常看一看,到写作的时候就有素材可以写。
所以平时遇到什么,想到什么,立刻记录下来。然后抽出完整的时间写成以前完整的文章。
05
最后,写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坚持。
不可能写一篇就怎么样,必须长期坚持写,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内容。
有时候我们总是纠结于错过了红利,其实已经心里也清楚,即便在红利期,自己能写出作品吗?
所以,不必去纠结红利期的问题,先踏踏实实地写起来。
当你能积累素材,每天输出,积累文章,相信也是可以看到写作上的光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