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曾说过:我们今天的文人,生活得未必比两宋时期好。这恐怕与陈寅恪“心有戚戚焉”。
照片是截图
今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教授参加2020届毕业典礼并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再次提到了“造极于赵宋之世”
朱国华教授——“我不了解实际上充溢于朝野之间的这种圣贤气象,是否是中国文化能够“造极于赵宋之世”背后的社会条件?”
“造极于赵宋之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近一个世纪来文学大家,尤其是教育家都要引用这句话,我请教了度娘——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百家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所以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
注批:“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没有了恻隐之爱,老师把农村的莘莘学子给冒名顶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天使也只认孔方兄了,法官也上红楼了。精英无信仰,底层就会无底线,大BS就会无方向。
——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
注批:这倒符合马尔克思的真理:“千条万条只有一条,造反有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大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注批:土改把乡绅改掉了,合营把小资合没了,五·七把士字改成土字了,十年改成风景这边独好!
昨天看了华师大朱国华教授在今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提到了“赵宋之世”,使我看到了当下士大夫的良心还在,忧国忧民之心还在。昨天讲话的文章标题我不敢苟同——“今年最震撼的毕业致辞:如果外部环境期待我们撒谎,我们至少保持沉默。”但愿小编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为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