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妻子在市场旁边开个面食店,经营馒头、烤饼、酥饼。
他脾气火爆,经常和妻子一言不合,暴跳如雷。若是妻子稍加辩解,他就气得拍桌子、踢凳子,甚至是把蒸好的馒头,连笼屉带馒头扔到门外。
他年轻时就因为脾气暴躁伤过人,蹲了一年半监狱。出来后有所收敛,但是经常把脾气发泄到无辜的妻子身上。
妻子忍气吞声,不敢反驳。
他很能干,店里的活基本上都是他干,心肠也不坏,对待年迈的岳母,花钱、出力从不含糊。
他家的馒头好吃不贵又干净,所以生意红火。
大家都知道他脾气不好,妻子受气。年龄大的老人也说他几句,他“呵呵”的笑,也点头答应下次注意。
有一次,有个卖菜的把菜担子摆到面食店门口。
他出来了和气的说:“兄弟,往旁边挪挪,留个进店的道。”
卖菜的回头瞅瞅他,转过头继续吆喝叫卖。
他脾气上来了,“噔噔噔”走到菜担子跟前,把菜担子往旁边一拽,说:“懂点分寸,这是我的门口!”
卖菜的看他虎背熊腰的、气势汹汹的劲,没敢叫板,拿出手机,打电话摇人帮忙。
他一看这架势,也进屋打电话摇人。
呼啦啦,来了十多个兄弟,唔嗷喊叫的问:“咋回事?谁呀?在哪呢?”
他说:“都消停的,一会儿有人要会会我!”
说着话,出租车上下来两个光头纹身的青年,停在菜担子跟前,他们三个边窃窃私语,边往他面食店看。
那时东北陌生人互相多看几眼,若是碰巧一方心不顺,很容易动手。何况还都是有备而来的。
面食店门口的一帮人呼啦一下站起来。
他赶紧站在前面拦住他们,说:“都别动手,看看情况再说。”
那两个人站了一会儿,走了。卖菜的也收拾菜担子走了。
旁边卖水果的大妈问他:“不像你啊,你的暴脾气呢?”
他说:“打仗,那是要花钱的。我吓唬吓唬他。”
他每天在店里蒸馒头、烤饼,累了就喝几口酒,歇歇再干。
他家的店透着清爽、干净,很招人。
等到他家女儿结婚了之后,他俩觉得没那么多负担了,就把面食店兑出去了。
他平时就爱喝酒,因为干活,只能抽空喝两口。一下子清闲了,他随时随地都喝酒,一转身、看会儿电视、瞌睡醒了、无聊了等等,他都会拿起酒瓶子,“咚咚咚”,喝两口。
媳妇刚说他几句,他眼一瞪,摔东西,恐吓她。
她干脆出去找个活干,早晨走,晚上回来。眼不见心不烦,你爱咋咋地。
他这可彻底自由人了。他家五楼,只要不购物,他不下楼,电视黑白天开着,他喝酒、看电视、睡觉,一天就这三件事。
开始,他还做点饭、菜,后来懒得弄,一个苹果、半个桃、几颗花生都是下酒菜,主食不吃。
几年过去,他干瘦如材,走路腿哆嗦无力。
他哥哥从北京回来看他,看他虚弱无力、床头、地下都是酒瓶子。他哥哥哭了,把他送到医院戒酒。
他一个多月后回来了,身体恢复得能上下楼了。
他哥哥让弟媳辞了工作照顾他。
她同意了。
她照顾他一阵子,发现他又偷着喝酒。她气急了,骂他、打他。他无力还手,只是“呵呵”的笑。
她更加恼怒,想起这些年他对她的欺负,她气急败坏的操起拖鞋,“啪啪”的抽他的脸。
他不躲不闪,仍旧望着她“呵呵”笑。
那时,她六岁的外孙女因为奶奶手臂摔折了,送姥姥家呆着。
外孙女看惯了姥姥打姥爷,也不害怕,兴奋的喊:“姥姥,加油!姥姥,加油。”
有一次,奶奶来看孙女,姥爷惹姥姥生气了,姥姥一怒,孙女赶紧给姥姥递拖鞋,喊:“打他,使劲!”
姥姥忘了亲家母在场,条件反射的接过拖鞋就打姥爷。
亲家母看着兴奋的孙女,她目瞪口呆。
她死活不让姥姥看孙女了,强行把孩子带走了。
最后,他妹妹来把他送老年公寓了。他媳妇也去看他,给他收拾收拾卫生,买点好吃的。他吃的很少,对她说:“你要真心疼我,就给我买瓶酒。反正我活着也没有价值,喝一口得一口。”
她气得转身就走。
他俩互相折磨,却又互相割舍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