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矣。故知法也者,先王之陈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尹文子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
( 蓝星言: 利器救伤,存乎于人。 善法恶法,俱是善法,俱是恶法,察其典要-------顺时应势。如苏秦、张仪之典故。)
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反仁也。议曰:在礼,家施不及国,大夫不收公利。孔子曰:天子爱天下,诸候爱境内,不得过所爱者,恶私恶也。故知偏私之仁,王者恶之也。
(蓝星言: 慈心则手软,不可委于决断之职。调和之职,可任。语曰:大恩生大害,大害生大恩。仁者当记之。)
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反义也。议曰:亡身殉国,临大节而不可夺,此正义也。若赵之虞卿,弃相捐君,以周魏齐之危。信陵无忌,窍符矫命,以赴平原之急。背公死党之义成,守职奉上之节废,故毛公数无忌曰: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得。凡此之类,皆华伪者。
(蓝星言: 公义私义,孰轻孰重,宜思量之。何为公,何为私,有可量之秤乎?孟子曰:舍生而取义。家国之义?心之公义?)
礼者,所以行谨敬,亦所以生惰慢-------反礼也。议曰:汉时欲定礼。文帝曰:繁礼饰貌,无益于礼,躬化为可耳,故罢之。郭嘉谓曹公曰: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者也。夫节苦难贞,故生惰慢也。
(蓝星言:有礼无礼,当看对方是否明理。俗语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岂非正合此礼?)
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反名也。议曰: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故圣人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彰有德。然汉高见秦皇威仪之德,乃叹曰:大丈夫当如此。此所以生矜篡。老经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信矣哉。
(蓝星言:德至名归者少,沽名钓誉者众,此为名利之大弊。)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反法也。议曰:《道德经》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贾谊云: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又云: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此乖分也。
(蓝星言:仗义每多屠狗辈,犯法尤是知法人。末法时代,尤为如是。)
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凌暴。------反刑也。
(蓝星:如城管者流。)
赏者,所以劝忠能,亦所以生鄙争。-------反赏也。
(蓝星言:贪瞋痴三毒太过,每多攀比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