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儿童的定义:指从诞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类。因初落凡间,不谙世事,所以浑然天成,周身通透。如今追逐经济的发展,我们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天空,同时,也渴望精神的充盈,流连田园的宁静。最美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能够寻得一隅,安放心灵。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文字,就如同这宁静的一隅,让人观之惬意,思之欣喜,品之沉醉。《古诗三首》中,不论是“童孙”“学种瓜”的憨态可掬、有样学样;还是“稚子”系冰玩耍,由喜悦到懊丧;还是“牧童”“横坐”牛背“信口吹”笛的悠闲自在。各种姿态尽显童年的趣味无限。儿时的回忆如电影片段不停的切换:放学后的自由时光,三五成群过家家、爬柿树;晚饭前的街头小聚,一人一碗,天高云淡,聊见闻,逗孩子;晨起上学,也是草草的扒拉完碗里的饭食,一路小跑,呼朋引伴,硬是汇聚一场排的小朋友哼唱着,蹦蹦跳跳向目标地学校出发。上课的内容记不得了,上学途中的场景到是记忆犹新。
《祖父的园子》一文,我们跟随作者萧红的笔触感受祖父园子的美丽,以及“我”和祖父在院子里的活动。院子里的花草、昆虫,色彩明丽、鲜活动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学着祖父的样子拔草、锄地,摘花、捉虫……想做什么的就做什么,不想做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做错了,祖父也不会嗔怪,反而呵呵一笑,耐心教导。祖父的慈爱、耐心、宽容是我童年的一抹阳光,而“我”的天真烂漫也成为了一生的珍藏。结合“阅读链接”的内容,感受一本小说不同篇章的不同情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再读文章,在对园子的喜爱之余,也多了一份对家乡的怀念。现实是残酷的、悲怆的,我们的内心却可以珍藏希望和力量,可以在灰暗的天空中畅想明媚的阳光,相信未来充满希望。
《月是故乡明》结合《桂花雨》一文,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情景交融的味道。文章由儿时和长大后两部分来回顾家乡的月亮,儿时的月亮由一句古诗“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引发,但家乡无山,却有水,“苇坑”中的月亮便是最美。月夜里我们数星星,点篝火,爬树摇知了,月亮美,所映照的事物更美,于是睡梦里也有交相辉映的两个月亮。长大后离开故乡,不论哪里的美景都抵不上家乡的月亮。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事物的意义皆因人而赋予。因为人有情,所以万事万物也变得有了灵性。
欣赏儿童的美好,回味童年的快乐,感受情理的哲学。随心记录,让心灵在文字中安放,让情感在万物上流淌,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品味一花一叶蕴含的情感,去体察自己内心的感受。让情感在指尖流泻,让生活在岁月中沉酿,静坐观风雨,笑看云来去。愿每一天的你我都微笑淡然,平静美好,每一天都能在其中撷取生活的些许美好,凝结成生命的深刻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