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野抄》作者为芥川龙之介,该篇写于大正七年(1918)九月,两年前芥川老师夏目漱石逝世,芥川为其守灵,本文或多或少召示当时当景。
好句摘录:
“师傅身体每况愈下,我竟然还以一副打量自己劳动成果的眼光担心病情。”(去来)
“我们这些弟子都不是在哀悼师傅的辞世,而是在位失去师傅的我们悲伤;不是在哀叹穷死在枯野的师傅,而是在哀怜薄暮时分失去师傅的我们。”(艾草)
病卧羁旅中,梦萦枯野上。——《花屋日记》
简述:
一代俳谐大师芭蕉五十岁临终之际,众弟子为 其送终点水的场景。
感:
文章短短几千字,顺序方式,多心理刻画,辅之以动作言语叙述,短短20分钟,触目惊心,跌宕不已。但海海人性,这也只是沧海一粟。念及此,我心愈沉。
点水仪式开始前,所有人“紧张的同时,大家心里又有一种微妙的如释重负,而且是谁都不好意思承认的念头”。简洁一句话,情节浩浩汤汤铺开来了。
从其角开始,冷漠代替悲伤,甚至对师傅的样子产生了厌恶感,在被医师看透眼神时心悸地愧疚了一下。
去来衣不解带地照顾师傅四五天直至寿终就寝,将一切事宜妥当安排,但在临终之际,满足,甚至亢奋代替了悲伤,这满足了他的道德洁癖和虚荣心,在意识到自己这种心情时,又陷入自我悲伤中,因而点水动作显得悲伤。
正秀极其荒诞,在一旁背对众人发出怪异的笑声,众人思其悲极而喜,一并跟着呜咽抽泣。怯弱的惟然沉浸在对他人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和忧虑之中,害怕自己是下一个死亡名单,又庆幸自己不是师傅,正视一眼就耗费了所有力气。
手腕上挂着菩提念珠的艾草兴致盎然地观察这个过程,为了写篇临终记。他明了众人包括自己的自私冷漠,不以为意。沽名钓誉、理性的自私。
丈草杂念消逝后,没有痛心,只有悲伤,“为师傅能够超越生死,回归极乐净土而欣喜”。
长念长思,我也是弟子;长悲长恸,我也是师傅;长醒长梦,亲眼目睹,我只是医生或护士,未能多言,长吁短叹,怅然离去。当我亲眼看着他们送别我,那羞耻和悔恨从脚底蔓延全身,简直会把我最后的一点理智和不舍撕碎,干干净净。人为什么会想安静地离开呢,大概是比孤独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自私和冷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