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由的先决条件
一个人要真正达到内心自由的状态,需要具备哪些先决条件,以及当我们面对非此即彼的选择时,我们要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
如何做到内心自由?需要三个元素。
第一个清醒的自知;
我们在说自由的时候,总会带出下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 What do I want?
第二个问题: What shall I pay?
第三个问题: Would I pay?
这三个问题同样重要,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清醒的自知,请你想明白。什么样的因带来什么样的果,选择什么样的因其实也已经选择了相应的果。
第二个勇敢地选择;
做吧!就一句话,Just do it.
想明白了,做吧!
让我自己选择我的人生,因为我想好了。
第三个元素同样重要,无悔地担当。
说到底就四个字,自食其果!
我选的,怨不了别人。没人逼我,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我要无悔地担当。
自食其果,善果当然大家都愿意吃,其实自食其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食恶果。
真正自由的人,如果做到了这三点,你会发现你的心态永远是安宁的。
因为你想清楚了,因为你决定了,所以你愿意担当。
因为是你自己选的,所以即便结果不如人意,你也会坦然接受,也会没有怨言,也会没有悔意,这就叫高贵。
即使那个结果会带来黑暗,因为是你自己选的,你也愿意承受,这不见得天意的痛苦。
一个人安于承担一种命运的痛苦,是非常伟大的,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不是不害怕那个恶果,你也害怕,但是你叹一口气,还是专注地走向脚下的这一条路,这才叫自由。
02 选择一定是痛苦的
说这么多,回归现实。
自由,不一定敢为天下先,敢做。
自由是敢做加上敢当。敢做敢当才叫自由,所以自由不是什么都做,没什么不能做。
自由是请你做好你的选择,请你担当你所选择的。
苦也好,乐也好,你选的,你承担。
选择并担当,就是自由的全部内涵。
所以自由并不等于为所欲为,自由其实等于有所选,选择所担当的,担当自己所选择的。
往往我们以为选择就是轻松做决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选择,一定是指两者或多者都是美好的,或者两者和多者都是糟糕的。他们互相之间这个实力是不相上下的,伯仲之间。凡是选择,必定是痛苦的。
它代表了两种可能:
第一个你将牺牲一种美好,两个都很美好,你必须舍弃一个,意味着你将舍弃一种美好,放下这种美好,忘记这种美好,这是选择的一种可能。
第二种就是,你将承受一种痛苦,你将承受一种不安。很多时候不是让你选择安或不安,很多时候是让你选择不安或更不安,这个才构成选择。所以选择一定是艰难的,选择一定是纠结的。
以选择的力量体现了自由的力量,体现的是舍弃的力量,体现的是从此放下有所不为的力量,这才叫做选择。
所以选择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一种自我节制的力量,不是自我放纵的力量。
恰恰相反,自由它体现的是自我节制的力量。我饿了我就吃,这有什么力量,我饿了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我不吃,这种自我节制的才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自我主导力量、自我主宰力量,这才叫自由。
不可置否,自我节制比自我放纵更接近自由,在自我节制的过程当中你会有一种自我主宰的快感的,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