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照片再次传到同学群里的时候,大家眼前一亮,桂平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一下子年轻了有十几岁。桂平穿着同学们提前给他买好的运动衣和利红给他换上的运动鞋,安安静静地坐在床边,两只手分别压在床沿上,他一动不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这样,大家看到他面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很高兴,对他接下来的治疗充满期待。
桂平所在的医院就在我们县城的中心位置。这回,大家去看他更方便了。我们决定,由几个人一组,分开时间去看桂平,多和他聊聊天,说不定对桂平的病有帮助。
第二天,几位同学带着水果早早地去看望桂平。大家坐在床上挨个问桂平,问他记不记得她们是谁,她们向桂平介绍完自己的名字便开始耐心地和桂平聊天,聊高中的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情景就像各自成家后的兄弟姐妹重新聚到一块后,共同回忆他们曾经的趣事一般。
桂平到了医院后,除了有过一次抗拒治疗的历史外,后来不知为什么,他变得特别听话,他不再抵抗,乖乖地每天出去锻炼身体和接受医生的治疗。
刚开始,同学们探望桂平的次数安排得紧密,大家尽量把时间错开,争取每星期都有人去看桂平,多和他聊天。我们希望他在医生的治疗下,加上同学们陪他聊天让他开动脑筋、恢复记忆的努力,能尽早地康复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医院院长的特殊帮助,他为大家提供了一条信息,桂平符合国家对贫困户的帮扶政策,只要为桂平提出申请,就能得到国家的补助,这样就可以节约一笔住院开支。几位医生对桂平的遭遇深表同情,为我们毕业这么多年后,还能共同帮助桂平康复的事情更是佩服,他们为桂平制订几种方案,桂平在他们的用心治疗下,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次,几位同学又去看桂平时,桂平一下子叫出“张迁”的名字来。这可把同学们高兴坏了,他们立刻在群里向大家汇报这个喜讯。
班长在安排好桂平住院和治疗方案这些事情后就回去忙他的工作去了。他远在他乡仍不忘和几位负责人联系,每日询问桂平的情况。
张利红同学全程都在参与帮桂平恢复健康的事情。她们和桂平聊我们刚升入高中时的情景,聊起带我们高一的语文老师——武老师,一位刚大学毕业就分配到我们班的“大姐姐”老师。她和我们一样青春活泼,对我们特别和蔼,一点不像个老师的样子。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她被调到其他地方教成人培训班去了。我们直到这次聚会都没有联系到她。
我们正聊武老师的事情时,桂平居然对着张利红叫起“武老师”来。起先,大家感到吃惊。后来想想,可能张利红和武老师一样,都是爱说爱笑的人。
再往后,每次利红进了桂平的房间,他就叫“武老师”,利红干脆就当起了桂平的“武老师”。她以老师的口吻告诉桂平,“桂平,你一定要好好吃药,听医生的话,赶紧好起来,要不,武老师就不来看你了,听到没有?!”桂平认真听着,他点点头,此时他似乎能够接应人们对他说的话了。
看到桂平有了进步,我们仿佛比什么都高兴。他的病情有了好转,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每个人心里都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