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认识大脑
大脑的结构是如此复杂,我们了解这个器官的历史,满打满算也就100年。
最早对于大脑的研究,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萌芽会在这时候呢?原因竟然是因为死的人太多了。
大量的伤残士兵,就变成了最好的研究案例,于是脑科医生们慢慢开始了解大脑的功能构造。
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爆发了,又来了大量的案例,两次世界大战,脑科学家们终于绘制出了一个完整的大脑结构功能图。
慢慢的发展到了现在,核磁共振和解剖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真正开始一步步深入的了解这颗大脑。
所以很多观念一直是在不断的更新的。
比如最臭名昭著的诺贝尔医学奖,就是那个在你的眉骨或者眉心砸个孔,然后把脑组织切除的治疗精神病的研究,到了现在我们只会觉得非常恐怖。
再比如我们一直还能在科幻小说和玄幻小说里看到的,我们的人类大脑一生才用了10%不到能力,如果全部开发就能拥有超能力的观念,现代科学证明也是错误的。
每一个人的大脑都会百分百的被用到,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根据图谱给你长完整,然后让你去开发多少多少的。
而是从婴儿时期一个拳头大小,长大到现在的西瓜大小,多长出来的部分,全部都是我们用过之后它接受了刺激新长出来的。
很多研究里,小孩子从小接受的词汇量总数越多,语言处理能力就越强。小孩子接触新事物越多,思维发育也越快。这个的背后原理就是刺激-生长-固化的脑神经发育逻辑。
所以,所谓学习语言,学习走路年龄,学习社交能力,学习逻辑能力的最佳年龄,本质上基因发出命令,然后大脑接受不同的刺激,然后开始长出新神经元的过程。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大脑的每一份功能,都不会被浪费。
2、学习与聪明
从婴儿到成人,我们的大脑根据基因给予的图谱一直在成长。
如果我们把时间在拉长一点,我们会发现,从智人祖先到现代人,我们的大脑也从未停止过进化。
在拉长一点点呢?从爬行动物,到类人猿,在到人类,大脑依然从而停止进化。
所以,我们的大脑从未停止过进化,它一直在不断成长。。
那么它是通过什么来实现这个进化的呢?没错,就是学习!
每当我们学习一个新技能,接触一个新观点,看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始扩张,然后长出新的神经元。
任何外部的刺激都会让大脑产生结构性的改变。
它的进化,从未停止。
所以,从这个进化趋势来说,未来人类变得越来越像章鱼,是非常符合进化猜想的。
每天我们的大脑都会死亡10万个脑细胞,不管你用不用,都会死亡,而且越不用死的越多。但是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学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脑细胞生长出来。
你学的越快,接触的越多,增长的也越多。
不仅脑细胞增长的多,而且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会出现新的连接。
比如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这个事情,短期记忆靠第一印象,而长期记忆靠不断重复。
当信息输入到我们大脑的时候,神经元之间就会产生一根很细的丝,比如我记住了一个单词girl,这个单词的4个字母G-I-R-L,中文含义-女孩,单词使用方法等等各个关联概念之间连成一根很细的线。
这根很细的线是短期记忆,是很脆弱的,很容易断掉,只有当你不断去重复,不断去复习,这根线才会变得越来越粗,最后变成你的长期记忆。
比如我们现在还朗朗上口的乘法口诀表,就是小时候不断学习重复后,固化而成的记忆。
但是呢,牢固的线未必是好事。
比如那些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老顽固思维,那些局限你自己的认知惯性,那些你深信不疑的东西在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市场的时候,总是容易把你陷到圈子里面。
这就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太多的重复和成功的经验,让你脑子里那根线越来越粗,粗到简单的刺激根本扯不断。
这也是为什么不要轻易去说服一个人,人家几十年来修炼的粗壮连接线,你点一句就能断掉的?
所谓的点一下,即可开悟,那都是这条线本来就早已脆弱不堪了而已。
亦或者有强大的刺激,比如电影里常用的,亲近之人的离去,巨大的失败,情感的创伤等等。
比如很多人到现在都相信坐月子不能见风,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这些观念,非强刺激,非持久的刺激是不能去改变的。
所以,在一方面我们得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刺激我们成长新的神经连接。
另一方面,我们得不断地 打破过去的牢固连接,建立起新的连接,新的适合这个时代的新的连接——认知升级。
3、运动与聪明
大脑可以通过学习,建立起快速的新连接,从而让你变得睿智和博学。
当然,这些脑神经的连接里面,还有一些方法论固化模式,还有一些快速反应的习惯捷径连接,这些都让你变得更加的聪明。
比如掌握了熟悉的麦肯锡思考方式,掌握了优秀的自律的工作习惯,掌握了人与人之间老套的沟通技巧,这些固化的连接,构建了你的能力和修养。
这种聪明的前提,靠的是你的积累,你对终生学习的坚持。
但是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聪明。
大脑的运作,需要能量,这个能量一方面是氧气,一方面是葡萄糖。
那么缺少糖分和缺氧的情况下,当然智商上不去。
不过缺失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很少发生,毕竟吃不上饭的事儿,离我们有点遥远(不说非洲和西部山区)。
所以我们得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运输效率的问题。
我们成年人的大脑差不多1.4公斤重,其中80%是血液,这些血液通过巨量的毛细血管网络连接到每一个神经元细胞。
而这个毛细血管网络,就是你的大脑后勤供应网络。
这个网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你的大脑工作效率。
没错,运动的好处就在这里了,运动可以让我们长出新的毛细血管,还能增加血管的宽度,让血管流通的更加顺畅。
这个促进,原本就是为了让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毕竟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么?!
但是,如果考虑到大脑的结构,我们就会发现,它同样能够提高脑细胞的工作效率。
与那些不习惯运动的人相比,那些定期运动的人他在认知操作上明显高一个层次。
这方面生物学家约翰·梅迪纳专门做了大量的实验,让一个不爱运动的人躺沙发,然后做各种智商测试,得出一个结果以后,让他定期做运动。
在固定运动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再回来继续做测试,结果显示每次智商测试的分数都会显著提高。
那么是不是运动的越多,智商越高呢?脑细胞越敏捷呢?
也不是,约翰·梅迪纳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其实并不需要很多,只需要每周两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大脑运转的效率就能达到最佳状态。
当然,这是有氧运动,而不是剧烈运动,你去爆发一下操场跑一圈并没有什么用。
有氧运动,简单毛估,就是你的心率在140%以上,维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
所以,每周出去慢跑两次,每次半小时,就能让你的智商提高一个度哟?!赶紧行动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