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11-中庸

作者: ZeXingJ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6:13 被阅读0次

    1. 中庸这个词,不同的时代与学派如何赋予它不同的含义?
    2. 中庸为何会从寂寂无名的篇章跃升为经典?
    3. 儒家的16字心传是怎么回事?
    4. 中和,太极,道,信,成,这些中庸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意思。
    5. 要如何修炼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6. 中庸到底有什么用?

    中庸的含义

    • 望文生义到约定俗成,是语言发展显著的规律。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声音本身就有含义,语言结构本身也有含义。也就是说并不是内容大于形式。管风琴和钢琴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 天命:主谓结构。
      2. 率性:依循天性。
      3. 修道:整治,办理。也就是将道做到位。

    汉学和宋学的理解

    汉学

    天人感应,五行生克。木金水火土带来仁义礼智信。人在五个方面各有侧重。
    所谓天命之谓性,无非是五行扩大了规模,成为黄道十二宫。

    宋学

    • 性即理;气给了形体,理给了人性。道指的是道路,人循着天性而行,应该走在道路上。
    • 每个人的性和道都是一样的,但是气不一样。所以圣人用礼乐,刑法,政治手段教大家走上正确的路。

    中和

    今天的作家会想到刻板印刷,总会按照时代的常规说道理。比较好的读书方式是成为局外人,摆正观念位置。

    • 郑玄:庸=功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淡然没动情绪的状态叫做中,情绪虽然发作,却合乎节制的状态叫做和。
    • 中庸的好处:从君王出发,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的解释——月印万川

    • 物极必反。
    • 天地万物和我们一体,心端正了,天地之心也端正了,终极天理只有一个——太极。泛神论和佛学的论调
    • 按照礼学的修养原则,我们要做的事,是将自己内心劳心劳神的额脏东西去除,心才能向填上明月一般光明。

    中庸奥义——十六字真传

    • 朱熹学习佛教,拿来主义,为儒家建立了道统。
    • 人心和道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指明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
    •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最后达到精明专一的目标,需要时刻奉行中庸之道
    • 慎独,要求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不能放松自己,这是理学家从中发明的修心方法。

    中庸和乡愿

    • 朱熹对中庸的经典解释:中:不偏不倚;庸:恒常不变。
    • 孔子认为最高人格标准是中庸的人。其次狂者,狷者,前者锐意进取,后者有所不为。这些大抵算是君子范围之内。
    • 乡愿:看似忠厚,但实际上没有道德原则,八面玲珑,媚俗趋势的人。

    中庸之道的收获

    • 中庸的理想步骤,从诚开始,依次得到父母朋友领导的信任,然后身居高位,平治天下。
    • 诚是天之道,诚之是人之道。如何修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当诚发挥到极致,就能预测国运兴衰。

    中庸内在矛盾与误解

    • 有德和有位是否必然联系。
    • 儒家主张坚持原则不计成本。并不会教人,改变不了现实,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在儒家君子修养里,一个人在磨难中造就,会怡然自得,随遇而安,为何不会生闷气,既然不生闷气,自然不用改变心态。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K11-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up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