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五台山文化

作者: 机械剑圣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18:20 被阅读35次

      在八月初的时候,我们去了五台山避暑,刚来到这里,心情是十分的激动,但是那个山高啊,所以路程很远,我们也找不见睡觉的地方,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座寺庙,于是我们只好在那里借宿一晚,一路上,我们见到了许多穿着袈裟的人,有老的也有年轻的人,我在这里的和尚口中了解到,这里有许多寺庙,每天来这里朝拜的人不计其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出身僧人的朱元璋认为五台山是“化愚之地”第二天我们便早早地起床,来到了第一座寺庙,这里有一座弥勒佛,还有四大天王。我们在那里见到了许多求学的人。这里还有许多村子。

    寻找五台山文化

      我们翻阅了这里的资料,才知道这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这里风景优美,气候适宜。之后我们去了五爷庙,这里有一个习俗,就是凡是到这里来游玩的游客,和外来求学的人,都要在这烧柱香,以表示对五爷和其他神仙的尊敬,自己拿着一把香,朝着东南西北各拜三拜,然后在心中默默许出自己的愿望,之后再在庙里拜三拜,用龙头水拍打在自己的额头上,愿望就可以成功。我们还去了观音菩萨庙,在那里拜了拜,据说可以保一生平安,我们又去了万神庙,里面有一万个神仙。我们又去了别的庙,导游给我们讲解了这座庙的历史,有一座庙不让我们进去,导游说里面正在做法事,如果挂的是白布的话,证明再给老人做,如果是红布的话,那么就是在给年轻人做。导游还给我们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命佛,生肖不同的话,本命佛也就不同,我是数猴的,我的本命佛就是大日如来。据说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的本命佛就在天上看着我们,导游跟我们讲,有一次五台山山体崩塌,一个开车的司机却顺利的过去了,而他脖子上带着的本命佛却碎了,这就是本命佛替他挡了一灾,让他生还了。

    寻找五台山文化

      这里还有一座寺庙在很高很高的山上,而且那里有一千零八层台阶,想要上去,必须要走上这一千零八层台阶,才可以上去,下来的时候会很难下来,所以我们要坐缆车下来,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下台阶下来,但是会很难,你下来之后,退都是软的。第三天我们又去了大白塔,这里有那种转的亭子,大的转一圈,小的转三圈,我们看见了一个穿着白衣的男子,身后背上了个背包,在那里带队念着佛经,可见他是多么的信佛。

      之后我们又去了显通寺,这里也是非常的大,里面也有好几个寺庙,我们在里面转了好几圈,看见了许多朝拜的和尚。这里的风景也是十分的优美,这里有几百种植物,还有几十种国家保护动物。这里还有许多可以做成药的植物。

    寻找五台山文化

    之后我们又去了殊像寺,到那里拜了拜佛,还请了自己的本命佛,这里的人也非常多,师傅还叫我们留下名字,说每天都有法师念我们的名字,为我们祈福,让我们平平安安一生。但是我们请完之后,却不能立马就带上,要回家洗个澡,把身体洗干净才能带,以表示对佛的尊敬,法师还说,古人带这个的时候,都要洗三天三夜的澡,以用来表示对佛的尊敬。我们在路上还见到了许多朝拜的和尚,年轻的和老的,他们朝拜的动作是非常讲究的,在地上铺一个毯子,之后朝前走三步,再用手推到毯子的一半,之后再推到最前面,一直到这样重复着。

      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的优美,四面都环绕着山,山上有许多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空气十分的新鲜。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五台山,则是群仙毕至。且看其山势,既雄伟,又舒缓含蓄,非纯有险峻者可比。所以,那灵气的寺院,卓越的山景,无一不给了古人留下了关于“仙”的想象空间。而且在《名山志》就有这么一段话来介绍五台山:“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所以五台山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五台山现存寺庙四十七处,以前的寺庙更是多的数不胜数,从古代到近代,都有许多皇帝来到这里,在这里参拜五台山的佛教文化。

      五台山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它的海拔也是非常高的,在盛夏的时候,山上的气候仍然是十分的凉爽,所以五台山不仅是我们中国的佛教圣地,更是我们中国的避暑圣地 。

      这里有非常多的宗教,比如说佛教和藏教我。听这里的居民说,五台山与藏教有很大的关系,这里的神话记载着当时藏教与汉地的联系是很强的,西藏与当时的中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布顿的一书中描述的是藏王松赞干布在五台山建立108寺庙,但是这样的史料的真实性很弱。这样记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藏王的仁慈善良,施功布德的品质,这样就可以拉合汉地与西藏之间的关系。

    还有菩萨顶和黛螺顶,这两处都是佛教的圣地。菩萨顶在今台怀镇大孚灵鹫十二院之一,菩萨顶初名真容院,该寺左以动态望海峰为青龙山,右以西台挂月峰为白虎山,周边风景优美,空气清凉。有著名的高僧写诗:古寺晚峰头,登临兴未休。林烟笼绀殿。可是它为什么改名为菩萨顶呢?据记载文殊菩萨露真容就在菩萨顶寺,但是到了唐朝初期的时候真容寺却还没有一个文殊菩萨的像,于是寺内高僧决定为其募仪影,当时有一个名为安生的木工,常做佛像,但是这次做文殊菩萨的佛像的时候却经历了六次炸裂,于是安生请求文殊菩萨现真身让其临摹一下,于是文殊菩萨真的现真身。从此人们就将安生所造的文殊菩萨像称为文殊菩萨的真容像。菩萨顶还有几位高僧,金光照和释常遇。金光照俗姓李,河南人,十三岁出家,师事迦叶和尚。金光照听了迦叶和尚的一番辨证无为有为的关系之后,认为佛教并不是人们所说的迷行而是一种深奥玄妙的理论,于是就坚定了默齿山林的举动。他早就听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于是就决定前往五台山修行,悟“三界一心,了无别法”。释常遇,俗姓阴,性情淳朴,襟怀洒落,身体魁梧,道貌清奇,喜好林泉。慧师,家近五台山,父母信奉佛教于是就剃度。超化大师,净业大师等著名的大师云集在五台山的菩萨顶上。菩萨顶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传说。黛螺顶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古刹,历史上的名称依次为青峰顶,佛顶庵,大螺顶,黛螺顶。据清凉山志记载从唐朝就有了黛螺顶了。黛螺顶的后殿大雄宝殿前今有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围粗一丈,就是乾隆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唐朝僧人结念的修行处,寺内的这棵古松见证了黛螺顶的历史。寺内的山门前立有两块石碑,一块立于明历年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重建佛顶庵”另一块是清朝康熙立。黛螺顶在台怀镇东清水河旁,其峰形状如大螺。明代高僧写诗:踏遍尘区念无休,归来结社碧峰头。无穷松韵清双耳,不层云山豁两眸。一个蒲团消白日,半肩破納度寒秋。人间八万四千梦,尽向无生一念秋。黛螺顶中的站佛就是旃檀佛,即释迦牟尼佛乔达摩。当时的佛教有“佛身无量”等诸多的禁忌,造像师不能直视佛祖,只好请佛祖站在水边,利用水中的倒像成像,因此这也成为“照佛”。这里面有感人的故事:立禅和尚。黛螺顶中有16幅立体国画,讲述的是16个佛教的故事。依次为:上托兜率,家选饭王,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九龙灌洛,仙人占相,逾城出家,落发贸衣,魔军害佛,菩萨降魔,城等正觉,初转法轮,佛陀说法,双斥入灰,舍利宝塔,三眉真火等。这是黛螺顶的形状和建筑。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圆寂前留下遗言,其圆寂之后文殊师利将于五台山顶居住。古往今来四海之内的僧俗人千里迢迢来朝山拜佛。但是五台山的地势险峻,一年中有六个月是冰雪覆盖的,所以前往者不能一下子将五台山的五峰全部游历完,于是乾隆就下旨让青云和尚将五殿合于一殿。可见五台山的佛教起源历史是多么的悠久。

      我们登上了最高一座庙后,就在这里合了影,但是我们却不敢按原路返回,因为这个坡太陡了,所以我们只能坐缆车下去,下去之后,我们就回去了。五台山是我们国家的圣地,它的佛教历史悠久,我们必须保护好它,因为这是神圣的,不可玷污的佛学,是我们国家的瑰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找五台山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ji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