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了大姑家楼上,今年暑假要住在这里了。
大姑家的楼房在镇里算是气派的,坐北朝南,东西二十多米长,南北十来米宽,上下两层四百多平米。楼梯建在靠南的室外,上了二楼先是一排东西贯通的大阳台。上下各两户,可居四户人家。楼前400多平米的大院子,再前面是一排仓房。这仓房也很是气派,有平常人家正房那么大,仓房东西正中间是一个五米左右宽的门洞,用来进出车辆行人。铁焊的大门漆成黑色,门闩比拇指还粗,靠西侧的半扇门上还开了个专供人进出的嵌套门,这样没有车辆进出时候,只开一扇小门,方便。大门前是马路,沿路边又砌了一道墙,隔开仓房和马路,墙和仓房中间空出一条一米半宽的小径,小径尽头是厕所。镇子没有下水道,厕所都是露天旱厕,有钱的讲究些的,像大姑家这种,厕所都盖成有门带顶的。这么大的院子从楼上出来上趟厕所要先下楼,穿过院子,开院门,出院外,再进厕所,50来米的距离。若是赶上下雨天拉肚子,怕是没跑到厕所就屙裤兜子里了。
大姑家这楼建了小十年,我来的不多。这之前他家住的是平房,离我家卖掉的老房子更近一些,那时两家的走动也更多一些。
大姑家改革开放后搞个体养鸡场。记忆里总是一盘一盘的往我家送鸡蛋。那鸡蛋多是从鸡笼滚下时磕破蛋壳,或是哪只弱鸡下出的软蛋,不好外卖,就送给亲戚吃,而我两家离得最近,也就得到最多鸡蛋。蛋壳破了不能久放,要尽快吃掉,于是就干脆一次炒一堆,或者蒸一堆,或者卧一堆。记忆里吃鸡蛋羹,每次都是一蒸一盆,脸盆那么大的盆。上顿鸡蛋,下顿鸡蛋,直到我们姐弟四个见了鸡蛋就绝食。
那个火热的九十年代也是我家条件最好的阶段。那时候一大家中条件最好的三家就数大姑二姑和我家。大姑家养鸡,批发零售鸡蛋;二姑家开印刷厂,最有钱,楼房盖的比大姑家更早更气派;我家开手套厂,做劳保手套,有的时候要山寨一些知名品牌,就找二姑给仿印标签,那标签山寨得和正版一模一样。那会家里宽裕,母亲出手也阔气。七百块钱的三洋录音机,母亲都是一下买俩,自己一台,送给大娘一台,大娘家里的录音机、洗衣机、自行车都是母亲送的,没啥理由,就是妯娌俩感情好。那个时候家里有保姆做饭,我都是威胁保姆不给我炒土豆丝我就不吃饭的。然而那时我还太小不记事,这些事都是长辈说给我听的。
而这一切繁华,也不知从哪一刻悄然改变。二姑家印刷厂渐渐升级不起设备,我家手套的市场需求量也日渐下降,大姑家养鸡场眼看不赚钱干脆转产,买车搞运输。起初两年运输生意很好,大姑夫拉着我家和二姑家一起干,家家纷纷买车入伙。大姑家一时间热闹得很。然而生意场世事难料,两年的好光景过后便急转直下。运费下降,公家吃拿卡要,东家拖欠运费,到后来干脆卷铺盖跑路。苦了这些个起早爬半夜,煤坑土坑沙坑跑,赚些辛苦钱的个体户。几年时间,我家折腾光了积蓄,九二年五万多买的拖拉机(那会都用农用车运煤,不用交养路费)到了九四年两万块才艰难地卖出去还了银行贷款,家里的经济条件被打回原形,一夜回到解放前。大姑夫不服输,继续苦熬几年,结果就是欠了银行几十万贷款无力偿还,银行收走了他家的房产。
也许是生意的落寞;也许是他们一代人人过不惑,走向半百,生命不再火热;也许是看清了人生的起落无常,不再心向阳光。从那以后,与大姑家的往来就少了。
可我看到这院子,脑中不禁浮出的还是当年楼房落成宴请亲友的景象。十来桌宴席就摆在院里,众人推杯换盏热闹非凡,人们的表情除了喜悦,还有羡慕,没有忌妒。邻居朋友渐渐散去,只剩下亲戚的几桌还在觥筹交错。干活的女人也摆上酒菜,上桌吃喝。男人们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一个个路都走不稳。聊得没得聊了就唱歌,那时候还没有家用VCD,那就清唱,几个叔伯姑夫互相搭肩站成一排唱完《众人划桨开大船》唱《少年壮志不言愁》,女子也不差,唱完《十五的月亮》唱《思念》,还有八婶唱的戏曲《报花名》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拿腔拿调,手势步态都十分到位,高潮是父亲和八婶合作的京剧《沙家浜》选段,字正腔圆,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我想那时那天那月那年就是他们那一辈人的峥嵘岁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