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人物春秋
晋楚鄢陵之战: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

晋楚鄢陵之战: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

作者: 程石 | 来源:发表于2017-06-12 21:22 被阅读0次
晋楚不牢固的盟约

鲁成公十二年(前579年)五月,在宋国华元的努力下,晋国的范文子(士燮)和楚国的公子罢在宋国的西门外会盟,双方盟誓:互不侵扰,互相支援,共同征讨敢于背盟的国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华元弭兵”。后来晋厉公(姬州蒲)又和鲁成公(姬黑肱)、卫定公(姬臧)、郑成公(姬仑)在琐泽会盟,再次重申了与楚国的盟约。

晋国的郤至(郤昭子)到楚国去访问,司马子反(公子侧)设宴款待他,但是却用了不合礼制的礼仪,郤至再三推辞,才进去赴宴。郤至向范文子汇报出使的情况,范文子说:“与不懂礼法的国家结盟,必然说话不算数,战争恐怕不远了!”

楚国背弃盟约

到了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子反不听从子囊(公子贞)的劝告,打算向北方用兵。已经告老的申叔时听说后,认为子反不守信用,不遵礼法,必定不能免于灾祸。

这一年夏天,楚国攻打郑国,一直到达暴隧,又攻打了卫国的首止。郑国为报复楚国,占领了新石。晋国的栾武子(栾书)痛恨楚国不守信用,打算讨伐他,被韩献子(韩厥)劝阻。

晋楚战前的准备

次年(前575年)春天,楚共王(芈审)让公子成到郑国去,用汝阴的土地对郑国讲和,于是郑国的驷武子(公子騑)就和楚国在武城结盟。

夏天,晋国知道郑国背叛自己,非常恼火,晋厉公决定讨伐郑国。范文子说:“诸侯背叛楚国,晋国的危机就会缓解。如果郑国背叛晋国被姑息,晋国的危险就会到来。”栾武子也绝对不能允许在自己执政期内晋国丧失霸权。于是一场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晋楚战前总动员

晋国方面:栾武子和范文子率领中军;郤锜(驹伯)和中行献子(荀偃)率领上军;韩献子和郤至率领下军和新军。又让智武子(荀蓥)留在国内。郤犨(苦成叔子)到卫、齐,栾桓子(栾黡)到鲁国寻求出兵。四月十二日,晋国开始出发。

郑国派姚句耳到楚国求援,楚共王于是以司马子反率中军;令尹子重(公子婴齐)率左军;右尹子辛(公子壬夫)率右军救援郑国。

子反经过申地时,问申叔时战争会怎样,申叔时认为楚军不会取得胜利。姚句耳回国后对驷武子说:“楚军行动虽然迅速,但是队列不整齐,行动迅速就会想的不周全,队列不整齐就会军纪散乱,恐怕楚国这次要失败了!”

晋楚鄢陵对峙

五月,晋军过了黄河,范文子劝说栾武子退兵,被栾武子拒绝。

六月,晋楚在鄢陵相遇。范文子再次提出退兵,他说:“现在秦国、齐国和狄人都被我们打败了,只剩下一个楚国,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外患,那么内部的斗争就会激烈起来。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留着楚国那?”郤至反对他:“韩地、箕地、邲地的战争已经是晋国的耻辱,这次如果再逃避楚国,就是增添了耻辱。”

五月三十日,楚军摆开阵势,准备进攻晋军。晋军发现两军之间的距离很近,士匄(范宣子)建议把灶井填平,拉开两军的距离,栾武子同意了。士匄是范文子的儿子,文子拿起戈去打士匄,说:“成败取决于天意,不是你能知道的!”

栾武子认为在楚军撤退时追击,一定可以大胜。郤至认为:楚军将领之间不和,而且楚王的兵士都是旧家的人,不是精兵,他们的盟友郑国军队不整齐,楚军也很不安,这样一定可以打败楚军。

楚国太宰伯州犁的父亲伯宗原先是晋国的大夫,被“三郤”陷害而死。伯州犁逃到楚国,现在他把晋军的情况都告诉了楚共王。晋国的大夫苗贲皇是楚国令尹斗越椒的儿子,因为斗越椒反对楚庄王而被灭族,他逃到晋国,被封在苗,现在他也把楚军的情况告诉了晋厉公。苗贲皇建议晋军分兵攻击楚国的左右二军,然后集中攻击楚国的中军。

鄢陵之战

步毅为晋厉公驾车,栾鍼为车右。栾武子和范文子率领自己家族的军队保护着晋厉公;彭名为楚共王驾车,潘党为车右;石首为郑成公驾车,唐荀为车右。步毅是郤至的族人;栾鍼是栾武子的儿子;潘党是潘尫的儿子,楚国的神箭手。

晋厉公的战车陷进了沼泽里,栾武子打算让厉公乘自己的战车,被栾鍼劝阻。栾鍼举起厉公的战车,让它离开了沼泽。

晋国的魏锜(吕武子)是魏武子(魏犨)的儿子,他梦见自己射中月亮,却掉进坑里。战斗的时候,魏锜射中了楚共王的一只眼睛。楚共王交给养由基两支箭,让他为自己报仇,养由基只用一箭就把魏锜射死在马上。

郤至三次遇到楚共王的战车,三次下车并脱下头盔,楚共王让工尹襄送给他一张弓,郤至又三次向楚王问候,以示尊敬。

郑成公被韩献子追赶,御者杜溷罗问他要不要继续追赶?韩献子当初与齐国作战,绕着华不注山三圈追赶齐顷公(姜无野),却被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冒名顶替,于是决定不能再一次羞辱郑成公,便不再追赶郑成公了!郤至认为伤害国君要受惩罚,也停止追赶。唐荀为了保护郑成公,最后下了战车战死。

鄢陵之战,晋国和楚国打了整整一天还未结束。于是双方都决定第二天再战。

这天晚上,子反的侍从谷阳竖献给子反酒,子反一醉不起。楚共王说:“这是上天让楚国失败。”于是连夜退走。晋军进入楚军的营地,食用楚军丢弃的粮食,休息了三天。

楚军回师经过瑕地,楚共王让人对子反说,让他不要自责,都是自己的过错。子反下拜叩头。子重派人对子反说:“当初子玉的下场,你也该想一想了!”楚共王听说子反要自杀,派人去劝阻,还没有到达,子反就自杀了。

鄢陵之战的后果

鄢陵之战是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称霸战争。对于晋楚两国没有胜负之分,因为两国的目的最后都没有达到。晋国想要一举击败楚国,降伏郑国,以报邲之战的仇,重新夺取霸权。而最后,因为楚国悄悄撤军,从某种意义上晋国确实占了上风,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楚国的实力依旧还在,郑国也没有屈服于晋国。反观晋国,鄢陵之战后,晋国政治斗争激烈,国君与卿大夫、卿大夫之间互相倾扎,最后以“三郤”被晋厉公灭族,范文子自祷求死,晋厉公又被栾武子、中行献子所弑而结束,晋厉公也成为了晋国自“曲沃代晋”以来第三位被弑的国君。

而楚国,楚共王失去了一只眼睛,换来了郑国的暂时效忠,司马子反自杀,内部矛盾也表面化。晋楚在鄢陵大战,使楚国霸业受挫,国力大大消耗,吴国有了可乘之机,渐渐吞并了原来属于楚国的地盘,使楚国更加疲于奔命,最后被吴国灭亡。

对于郑国,鄢陵之战的战场在郑国。和其他小国一样,郑国夹在大国之间,投靠晋国,楚国就会来讨伐;依顺楚国,晋国又会来讨伐,唯一的安全途径就是世界和平,然而这几乎不可能!于是郑国只能随波逐流,跟随强者,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牺牲品,这种危险会随着郑国的存在一直下去。

相关文章

  •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发生于春秋中叶,为晋、楚争霸中原而进行的一次战役。公元前575年春,楚诱使郑国叛晋。同年五月,晋厉公伐郑,...

  • 晋楚鄢陵之战: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

    晋楚不牢固的盟约 鲁成公十二年(前579年)五月,在宋国华元的努力下,晋国的范文子(士燮)和楚国的公子罢在宋国的西...

  • 春秋•最炫贵族风——鄢陵之战的另一面

    鄢陵之战爆发于公元前575年,是晋、楚继城濮大战之后又一次重大战役。此战的结果是楚共王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晋国获胜。...

  • #红书房#《国语集解》148:展望未来

    依然是鄢陵之战。 晋语六·第8则 鄢陵之战,楚国趁晋军不备,展开战阵,步步紧逼。晋军将士都很担忧,谋划如何应战。范...

  • 甚嚣尘上

    6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两国时有战争。 甚嚣尘上这个成语,就出自晋楚鄢陵之战中的一段闲话。 中原国家打战前,很有一套...

  • 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春秋后期时吴、楚两国发生的一场战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

  • 「春秋名战」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五大名战之一,也是名战之首,国名度最高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确立了晋文公霸主地位,也开启了百年...

  • 复卦筮例二十四/抄录李守力《周易诠释》

    【《左传》晋败楚鄢陵筮例与秦简《归藏》复卦的关系】 《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

  • 好整以暇

    这个成语,还是出自晋楚的鄢陵之战。 战场上,晋国国君的戎右栾鍼,见到了楚国令尹公子婴齐的旌旗,就想起了当初他出使楚...

  • #红书房#《国语集解》147:晋厉公的大败局

    继续鄢陵之战中的晋国故事。 时间刻度: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 晋语六·第5则 鄢陵之战,起于晋国与楚国争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晋楚鄢陵之战: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qr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