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更多的项目管理人士进入我们的QQ社群:818152142,这三个圈的图个人很喜欢,很简单,但是道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其中左下角的“项目&项目群”是最传统的项目管理的范围,如PMBOK中对项目的定义(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以及十大项目管理职能、临时性等主要是针对的这部分工作。目标导向,以完成传统铁三角为基本的出发点。传统意义的项目管理主要是指这个。
再到后来扩展到项目型企业,如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这类企业主要是以完成项目为主,围绕项目进行运作的。企业层面要更多的关注决策(针对哪些项目将被批准和支持)和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和保障。这些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所不涵盖的。同时需要解决的一系列企业层面的问题,如项目学习、知识传递、项目间的资源调配等。其中部分研究者所关注的项目治理主要是指项目型企业的项目治理。
再后来就扩展到了业主方层面,他们主要关注三个工作
前期策略:由于企业运营/战略需求提出项目需求(如床位紧张提出扩建、交通拥挤提出新/扩建等)
建设:项目建设不是核心业务
运营:运营是重点(如提供医疗服务,交通服务等)
相比较项目型企业,业主方要更多的关注前期策划和后期运营的问题,运营是这类企业的重点,如医院、学校等,项目的建设并不是他们的核心业务,而是为了拓展和支持核心业务(如提供更多床位)所做的资源的扩张。
其中Winch团队对现有的项目管理标准(包括通用的和IT类的),发现目前的各种知识体系指南和标准对使用运营阶段基本是忽视的。而有些知识体系是补充了前期策划的内容,如APM。
如Morris & Geraldi提出“项目管理”的三个层次也某种程度试图说明项目管理的发展。
第一层:技术层——操作层、交付导向
第二层:战略层——扩展到构思与可行性分析,关心价值和效果
第三层:制度层——管理项目制度环境,为项目创造环境和提供支持
再后来,研究者开始关注跨组织型项目(Inter-organizational projects)——这个对于建设管理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是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合作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常被研究的。但是项目管理整体研究发展来看,跨组织型项目的重点关注稍显晚,如果从五六十年代一路的发展来看,这种脉络也是好理解的。
沿用Winch的三个圈的框架,可换一种形式来表达,似乎可尝试来描述项目管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其中包括:
项目对象层面
项目型企业层面
业主企业层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