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用得寸进尺这个词,来描述一个人欲望难以得到满足,所以经常说的就是你不要得寸进尺,但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却是要告诉你,要去这样做,而且是要先得寸再进尺。
![](https://img.haomeiwen.com/i9575970/21c94bc166f2f537.jpg)
这个观点来自于,《说服: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与认同》一书中的一个小策略——“一分钱也能帮上大忙。”
为了验证这个策略的有效性,几位作者还做了一个试验。
为了验证这个设想,研究助理挨家挨户上门,为美国癌症协会提出捐款请求。研究助理先介绍自己工作身份,然后询问对方:“请问您是否愿意捐款呢?”不过这仅仅是针对一半的受访者。而对另一半受访者,研究助理说完前面的话之后,还会加上一句:“一分钱也能帮上大忙。”分析调查结果之后,我们发现这看似不值钱的“一分一毫”的说服力还真是四两拨千斤。“一分钱也能帮上大忙的受访者比前一组的捐款率高出将近一倍(50%:28.6%),验证了我们前期的设想。
简单来说,这个研究就是指出,如果你想得到他人的帮助,那么告诉对方,他出一点儿力也能起到作用,这会有效提升对方帮忙的意愿。但是,这个策略会不会适得其反呢?虽然试验中愿意捐款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但是他们捐款的数额会不会受到影响,捐得比平时少?为了检测是否存在这一风险,我们也分析了捐款的数额发现两组捐款人的平均数值并没有显著差距。也就是说,无论从捐款人数角度出发,抑或是从捐款总额角度出发,采用“一分钱也能帮上大忙”的策略都比一般的请求更为有效。另一项研究的数据显示,每100位受访者中,在使用“一分钱也能帮上大忙”策略的受访者中共筹集72美元;在没有使用该策略的半数受访者中,筹资共44美元。
文中的这个一分钱也能帮上大忙的小策略,主要的意思是,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微薄的付出,对别人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对方其微小的行为也可以撬动很大的力量。
我想到了一个,可以进一步延伸使用的小策略,就是先提一个小要求,让对方先帮你一个小忙,甚至是越小越好,让对方通过举手之劳就可以办得到的事情。
等这之后再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也就是题目所说的先得寸再进尺!
其背后的原理有二:
一是,很小很小的这种请求很容易做到,不容易被拒绝;
二是那句老话:已经给予你帮助的人,比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
长时间不写东西,对猜书法当中的一些结构模板,已经不太会运用,先开始吧,慢慢捡起来,给自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