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吕雉两口子对彭越死后的处置最为恐怖?
彭越本是一个在小说所写梁山泊的某个地方打鱼的渔夫,渔期打鱼,闲时当土匪。
秦末农民起义时,水泽里的青年们拉帮结伙一百多人,也想自立旗号造秦朝的反,可群龙无首,就请彭越当他们的头儿。彭越说:“要我当头,就必须按我的规矩来。” 还和他们约定第二天准时集合,迟到的斩首。
可第二天迟到的人却非常多,彭越说:“这么多人迟到,也不能都杀,就杀来得最晚的吧!如果你们不答应,就另请高明!” 众人还在嘻皮笑脸,不以为然之际,彭越已把最后到的那个拉出来杀了,然后设立祭坛,发号施令。
看到了吧?彭越也是一个狠角色,然而最终却没狠过毒后吕雉!
有果必有因,彭越之所以最后那么惨,主要还是由以下四个方面决定的:
(一)乘汉之危,讨价还价
汉高祖三年,彭越作为刘邦的游击部队穿梭在大梁一带,神出鬼没,打击楚军,断绝了楚军后方的粮道。
汉高祖五年冬,楚汉讲和订约后,项羽的军队南退至阳夏,彭越趁势攻下昌邑周围的二十几座城镇,获得十几万斛粮食,刘邦严重需要这批军粮。
这时刘邦多次派人叫彭越与他合力攻楚,彭越却说:“魏地刚平定,还混乱得很,这里一时半会儿的还离不开。” 刘邦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攻打楚军,结果刘邦又一次被项羽打得大败。你说刘邦心里能不窝火,能不恨极了彭越吗?
刘邦无可奈何地对张良说:“各路人马都不听老子调遣,你说该怎么办?” 张良说:“彭越平定了大梁一带,功当为王,可是您却没有及时任命他。如果我们现在给他承诺:只要打败了项羽,睢阳以北到穀城,都给他,让他称王。他绝对立马赶来,您要是舍不得这些地盘儿呀,能不能打败项羽就很难说了。”
果真,刘邦的使者一到,彭越立马出兵,“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 与韩信、刘邦会师于垓下,项羽大败,自刎于乌江。其实,彭越“趁人之危”的做法,是刘邦极其恐惧,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为了夺得天下,他忍了,但此同时,也是彭越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炸在刘邦天下稳定之后
(二)违抗圣命,装病不从
汉十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刘邦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梁王彭越征兵。
彭越却推说有病,只派人带军队到邯郸。刘邦很足生气,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终于知道怕了,打算亲自前往谢罪。
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定会被捕。不如就此发兵造反。”彭越犹豫了,但也没反,仍旧推说有病。
也许是天意吧!不巧得很,这时,彭越的老乡兼秘书蒋公在兜风时,马车撞死了街上一个路人。杀人者偿命。彭越在“法律”问题上,一向以“铁面无私”著称,准备杀掉蒋公以平民愤。
蒋公慌忙逃到刘邦那儿,反而倒打一耙,控告梁王彭越和扈辄阴谋造反。刘邦派人出其不意袭捕彭越,彭越束手就擒,被囚在洛阳。结果又找不到他反叛的罪证,只好把他流放到蜀地。
(三)轻信吕雉,终致惨祸
彭越本就没有什么反叛之心,他的过错在于装病,没有亲率部队去帮刘邦打陈豨。没办法,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尝,只能满腹委屈地踏上了前去巴蜀的路途。他离开郑县(今陕西华县北),恰好碰到了从长安去洛阳的吕后。彭越觉得刘邦是误听误信才把自个儿放逐到巴蜀去的,想请吕后向刘邦说情,声泪俱下地向吕后表明自己确实是被冤枉的,希望能回到故乡昌邑去养老。
吕后非常怜悯地承诺替他求情,便带着他一块东去洛阳。彭越万万没想到的是,吕后比刘邦还要果绝,还要阴毒。
回到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越可不是一般人,如今你却把他流放蜀地,后患无穷,不如干脆杀掉他,以绝后患。我已经把他带回来了。”于是,吕后指使彭越的手下制造假证据,诬告他还准备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诛灭彭越的整个家族,“罪证确凿”,刘邦“不得不”同意了。
就这样,夫妻君臣几唱几和地把彭越定了罪,满门抄斩!
(四)杀鸡儆猴,以防效尤
彭越本以为这次重新回到洛阳可以昭雪,结果反而以谋反罪处死,家族全被诛杀。彭越的头颅被砍下来挂在城门上示众,尸身被剁成了肉酱,刘邦还命人煮成了肉汤分赐给各路诸侯王“享用”,让他们知道造反的下场。这就是彭越俎醢的来源,肉罐头的创造大概也得自于此吧。
其实我个人的看法是:由于彭越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功劳的确很大,所以他也是被刘邦最早封王的极少数的几个功臣之一。但在西汉异姓被杀功臣中,彭越是真正连反叛的影儿都没有,被冤枉得最厉害的,死后反而最惨,不得不说,这其实是统治者欲盖弥彰的一种遮掩行为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7660/da9c39aac69fd8a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7660/a65c79435ec333a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7660/de0495310d2f3e2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7660/90682bcc87613b0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