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作者: 百丈游丝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20:01 被阅读9次

【R·阅读原文片段】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I】请自行完成

中午,55岁的工程师保罗接到妻子电话,电话的一头,妻子不停地抽泣,哭到说不出话来。妻子好容易说完了话,保罗立刻从公司赶往医院。

原来,他们的独生子,3岁的小男孩在厨房间玩耍时,被开水烫伤,生命垂危。就在几天前,保罗还提醒过妻子Mary,不要让儿子一个人到厨房间玩。Mary答应得漫不经心。

儿子是保罗和玛丽唯一的孩子。晚年得子的老夫妻对儿子爱若至宝。

如果你是保罗,到医院后,会对妻子Mary说什么?

“儿子被水烫伤了,出这么大的事,我(难过得不想活了)也不活了/我要跟你拼命。”——《八点档 港台剧》马教主

(只提及相关事)

“我早跟你说过了,看好儿子。你都当耳旁风。”—— 《八点档 国产家庭剧》

(只提他人的行为)

“气死我了。你连儿子都看不好,你还能干什么!”——《八点档 国产家庭剧2》

(一味指责)

这三种表达对应了三种常见的暴力沟通方式。这三种都忽略了一点: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说话者默认,因为对方的问题/这件事的出现,我就必然有这感受。要求对方对自己的不愉快感受负责,让对方内疚,并调整行为。

父母,老师,领导也常用这一套。

“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

“你业绩没达标,让我很生气!”

“我生日那天你都没有什么表示,我很伤心。”

                                                                                                                                                                                                                                                                    言下之意,他们不快乐的原因是我造成的。这也是人们通过发泄负面情绪,引发我们内疚感的套路。

从小生活在这种套路里,长大后甚至都无力去反思、批判这种话语逻辑的暴力,我们以为,我们就是要为其他人的坏情绪负责。

因为我们做了A,所以爸爸不开心了。我们的错。

因为我们没有做到B,所以领导不爽了。我们的错。

这真的是我们的错吗?

回到保罗的故事。他上前抱住了妻子,说:“亲爱的,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但你还有我。我爱你。”

保罗的反应告诉我,当A(糟糕的事情)发生时,人们不必然就会B(糟糕的情绪),更不会说出C(暴力的语言,引发他人的内疚感)。

保罗能够看清感受和自身的关系。

然后,他能选择了一个对妻子,对自己都是最好的话。

混淆感受和自身关系的人,很难说出这么有情商的话。

可以用“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例如:

“我儿子在医院抢救,我很悲伤,因为我希望儿子平安无事,心疼儿子遭罪了。”

【A1】

我也是从小就听大人说,“你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很不开心” 长大的。

书中的例子,看了振奋。成绩不好,父母就必然生气吗?不一定的。是他们选择了生气。他们把孩子成绩不好(A)这件事解读出一个想法,因为这个想法而生气。

用“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或许,当年我爸妈想说的是:

“看到你成绩不好,我感到很不开心,因为我希望你能考上好大学。现在的成绩,很难考上,让我觉得焦虑了。”

“看到你成绩不好,我感到很不开心,因为我当年没有机会好好读书,希望能在你身上寄托考大学的梦想。你的表现让我觉得自己的大学梦又要落空了。”

“看到你成绩不好,我感到很不开心,因为我希望你成绩好,这样在亲友之间,我就很有面子。”

“看到你成绩不好,我感到很不开心,因为你成绩不好,在我看来就是证明我这个家长管得不好。”

【A2】

以24小时为单位,捕捉自己感受低落,不开心,想责怪别人的时刻。把想说的记录下来。

过一天再看看,是不是可以用

“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重新表达。

收集这些想法,统一记录在云笔记的同一个文档里。

连续捕捉5天,在第6天的时候,把所有的记录再看一遍,写出自己的新感受。

   

相关文章

  • 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R·阅读原文片段】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

  • 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I “你妈伤心是因为你不好好学习,考试这么差!”“为了等你,我上课迟到被批评了”“都是因为你没有把这个做好,害...

  • NVC二期day4|你说的是你的需要,还是你的不要?

    <0418划重点>1.感受根源于自身需要-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这些表达方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关系 2...

  • 教师与自身的关系

    胡晓会 焦点讲师班学员、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2020.10.17分享第962天 关注课堂关系的动态性可能会...

  • 关系

    其实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出在关系的问题上吧。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身与自身的关系,也有生者...

  • 北京秋水画室:三步让你的色彩作品充满空间感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为特征的。绘画中的空间关系可以分为物体自身空间关系与整体画面空间关系。空...

  • 自身感受

    30天专注橙长计划到了最后一周了,看到其他学会的努力付出,并有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在这其中也付出了不少,但成绩...

  • 07-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片段】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

  • 07-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非暴力沟通》

    【I】 我们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比如老公今天吼你让你很伤心、孩子又生病了让你很烦躁等等,你能分得清感受和你自身...

  • 07-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片段】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

网友评论

  • 寒羽正念:A2越来越有进步了,我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你对用SMART原则规划下一步具体行动渐渐有感觉了。
    如果是我来做这个A2,我会这么说:训练营还剩6天,为了练习并熟悉这个新的表达技能,我白天在单位和同事沟通、和父母家人通电话、给学习者做RIA反馈时,会刻意尝试用这种方式表达,不仅表达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我也用。比如,妈妈你昨天给我发的微信公众号,我真的很开心,因为这个公众号的文章让我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我会把我表达的内容记录在云笔记的同一个文档里,等训练营结束了Po在群里,请大家监督。
  • 寒羽正念:A1,联系过去经验的时候,用了父母的例子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自己的例子,用自己曾经说的话和心理活动来举例,更不容易引起争议。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原文的逻辑是:我感到……因为…… 你在有些表达里用了“让我感到……”这个句式,它们两者是有区别的,主语不同,因此仍然含有“归罪对方”的意味,请仔细体会。
    百丈游丝: @羽美人 哈哈,谢谢羽美人细致入微的点评,很有收获,给你点赞!!
  • 寒羽正念:I的部分写的真的很精彩,而且用了故事的形式,我真的很开心,因为看到了你丰富的创造力和文采。
    但是,I部分关于“我们是否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保罗和妻子说的那句话,以及你下一段用ABC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是与原文的主旨关联不大的,那是另一个话题。虽然你联想到的这个话题也非常值得讨论,但是用在这个拆页上是不合适的。
    而本拆页谈的是“我们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在表达时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反而你总结的这话“我儿子在医院抢救,我很悲伤,因为我希望儿子平安无事,心疼儿子遭罪了。”非常贴合原文。

本文标题: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ee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