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闺蜜给种草了一个小店的炸鸡架,今天急不可耐的点来尝尝。
上一次吃它是什么时候?十年?十五年?或者更久一点?毕竟连女儿都十五岁了。
那会儿,我们刚参加工作不久,才脱离了滋味寡淡的学校食堂,都不愿意去公司餐厅吃。于是,离公司不远一个小小的市场,就成了我们经常惠顾的地方。
市场虽然不大,却林林总总,什么都有。蔬菜瓜果,鱼肉蛋禽,各种面食小吃,生的熟的,一应俱全。而且居然还有衣服鞋垫之类的在卖。
我们频频光顾的,是市场北侧角落一个炸鸡架的小摊,摊主四十多岁,膀大腰圆,围着白围裙,一边一口油锅,一边一盆生鸡架。谁要,他就往锅里扔一个。
趁这个炸的空档,我们去买个油饼或者馒头,回来时,鸡架已经炸好了,两面金黄,香气四溢,再抹上辣椒油调制的调料,只闻着,嘴巴里已经有口水了。
迫不及待的回到公寓,打开袋子咬一口,别提多满足了。肉是外焦里嫩,甚至有一些肉薄的地方,连骨头都是酥的,吃完了手指头都恨不得再舔一舔。
我们有个男同事,刚兴的电脑那阵子,比较迷恋,不上班的时候就从屋里各种玩。间或出去一趟,一下子买八个,早晚各一个,中午两个。冬天,全挂窗外,到吃饭的点,就从窗外取一个,就着馒头,两天就不用出门了。
那时的我们,好年轻啊,可不管是不是高油高盐,塑料袋子装高温是否有毒,两个字,“好吃”,就行,青春真是初生牛犊,无所畏惧啊!
记得,市场里还有一个拌牛肉的摊位,说老板可以把牛肉切的像纸一样薄,有点夸张,但在我心中,那真的就像纸一样薄。结婚也近二十年了,我至今没有他那样的刀功。间或拌上五块钱的牛肉,再来五毛钱的油饼,今天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彼时的我们没有手机,宿舍也没有电视,吃完饭,几个处的不错的小姐妹一起打升级,运气不好的时候,打一晚上,能被人拉一圈,当时心中腹诽着郁闷,现在想想都是甜蜜的回忆。
刚上班时,我们是上三班倒,男多女少,上后夜,一般女的都不吃饭。我和闺蜜也不吃,但也会饿啊,我们去给前辈们买饭时,路上就偷偷从快餐杯里喝口面条汤,那时候的面条汤,怎么那么好喝呢?那时候的我们,怎么连吃饭都不好意思呢?
有人常说,想回到十八岁,我可不想。刚上班时,我19岁,干什么都不好意思,修炼到如今的落落大方,多不容易,不想回去。十九岁的我,有我那个那个年纪该有懵懂、青涩、傻气。如今的我,有这个年纪该有的圆融、理性甚至是狡黠。等到七十岁,我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不一样的我呢?
莎士比亚在曾说“凡是过往 ,皆为序章”,过去的一切,无论怎样,都是今天我的开始,我愿余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