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正年少

作者: 斑駁De残陽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07:50 被阅读76次

      标题想了很久,也不知道从何写起。直到那天,我坐在窗边,看着过往人群,第一次用四个月时间这一篇文章。是的,没错四个月,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写这么久。总觉得还差些什么。

        1989年,是我出生的那年,你要说有什么奇怪的事,谁知道啊,我哪记得。反正那一天,老爸老妈很开心。我也很开心,额,我不知道。从我有记忆起,我都可以满地乱跑了。谁知道那时候发生了什么。老妈说我太姥姥对我特别好,只要我到我姥家,我太姥是不许别人碰我的。我妈说,我那时除了睡觉,就是睡觉。我睡着了,太姥总是看着我,拍我睡觉。我老姨却经常跟我太姥说,别老碰荣博,碰醒了怎么办。想一想那时候好幸福。除了吃就是睡。

        每个孩子出生,起名字都是个问题,一个大问题。全家出动,起了这么个笔画贼多的名字,直到上小学前,我才能写出我的名字!

      我妈老是说我小时候特别能吃。之后很久老妈都说我馋,有奶便是娘。得谁吃睡。老爸说我是吃好几家奶长大的。我问过我妈,我小时候好玩不。我妈一脸鄙视,你就是个磨人精。我说咋啦,我爸妈便开始了一场批斗会,额,批斗对象嘛,自然是我这个宝贝儿子。

        话说小时候的我似乎是个逗逼。额,这么说自己好像都点过分。倒是我妈,一提起这个,气就不打一出来。于是乎,一场我听了几百遍的故事又开始了。老妈最常提起的,就是我曾经在马路边要坐大解放汽车,我妈说,那车不让坐。于是乎,你就会远远望见一个小男孩,满地打滚,嚎啕大哭,我要坐大车。旁边两个大人,无奈的摇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以后我多了一个让所有人笑话的事。这事年年讲,我说,你们不腻么。

        小男孩在幼年的时候都是特别淘的,没错,我嘛,一样。记得那时候,最喜欢去姥姥家玩。小孩子总喜欢在孩子多的地方玩嘛,一群小不点,围着记忆中的老楼房疯跑。记得有一天,我在外面玩。老妈趴窗户喊,荣博,吃苹果啦。于是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姥姥家。拿个苹果转身就走,我姥说:“你这孩子,苹果擦一擦啊,全是水”。一个小男孩想去玩的心,谁能拦住?我便随手拿个抹布擦擦就跑出去玩了。老妈在后面一顿喊:“小兔崽子,那是擦脚抹布!”于是一楼楼道里传来了稚嫩的声音:“没事!”后来一想,我这心是有多大!       

      男孩通常有两大爱好,兵器和汽车。我也不例外,试问哪个85后没玩过bb弹的玩具枪。我那时候超喜欢, 为了拥有一把玩具枪。我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和爸爸妈妈坐出租车回家的路上……

        “我要买枪!”

        “买啥?”

        “枪”

        “我上哪给你买枪,你要抢劫奥!”

        “玩具店就有的,枪!打bb弹的,biubiubiu!”

        “现在是晚上9点,哪有卖的!”

        “我不管,我就要枪!”

        “乖,听话,明天给你买”

        “不,我现在就要”

        “要啥”

        “要枪”

        “你听话不?”

        “听话”

        “乖儿子,听话,咱不买了!”

        “哇,呜呜呜”

        出租车已经到楼下了,于是乎我使出了满地打滚坐大解放的绝技,出租车里打滚。老妈老爸都在不停的劝。旁边的出租车司机一脸蒙圈,我在工作,你在逗我。其实小孩有时候挺奇怪的,我在车里打滚,哭,要买枪,居然哭到……睡……着……了……

        司机大叔,不好意思哈,小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司机大叔会不会造成心理阴影,以后拒载有小孩的乘客。后来,不知怎么,终于买到了一把玩具枪。而我,磨人精的外号又升了一级。

        后来,用了几乎同样的方法,到手了一部四驱车,名字好像叫“天皇巨星”。80后90初都会很熟悉吧。再后来上大学,闲的无聊买了一个。逃晚自习,在寝室走廊里玩的巨嗨。路过的寝室大爷,一脸无奈,你们多大了!

      老妈的教育方式还是挺逗的,当时家里第二大娱乐系统,一台老式收音机派上了用场。老妈买了一堆诗词朗诵的磁带,没事就放,音量还超大。你吃饭,我放磁带。你上厕所,我放磁带。你玩,我放磁带。你睡觉,额,不放了。老听这些,老妈老爸也受不了啊。

        我妈最骄傲的就是,无论去谁家。我第一个找小板凳。找到了,不管大人们在干什么,我就把板凳搬到他们面前,往上面一站。

      “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知道大人们是真的还是假的,天南海北一顿猛夸。老妈自然高兴,这儿子,好!后来老妈在问我那些我曾经滚瓜烂熟的诗时,我回了两个字“忘了!”

        “这回你知道为啥你成绩一天不去一天了吧,以前呱呱的,现在啥也不会!”

        “谁呱呱的啊,呱呱的那是青蛙!我这么年轻帅气,才不是青蛙!”

        “你除了贫嘴,打岔还会啥?”

        “我嘴这么笨还贫啊?”

        “啊!”

        “…………”

        让我上幼儿园是个难题,有多难呢?根据老妈口述记载,老妈送我去幼儿园。我去的时候挺开心,直到老妈和幼儿园老师交代完了要走。我瞬间变脸,摸爬滚打十八招炉火纯青。

        “我不要上幼儿园,哇呜呜呜”

        “荣博,听话,妈妈一会就来接你!”

        “哇呜呜呜”

        “和小朋友一起玩多好啊!”

        “哇呜呜呜”

        “晚上给你买玩具”

        “哇呜呜呜”

      老妈用光了各种招式,而我如老僧入定,只有一句回答“哇呜呜呜”

        老妈气急了,留下一句“不管你了,我走了”时,我一手拽住老妈的裤腿,另一只手拽住幼儿园的暖气片。用我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的手,把暖气片……拽……掉……了……

        暖气片掉的一瞬间,安静了。我之后一直在追问老妈,真是我拽掉的?老妈淡定的回答“那还有假,就你那股磨人劲儿”。

        “我咋拽的啊,我才五岁啊”

        “谁知道你吃了啥”

        “……”

        不过话说回来,这工程也太豆腐了。或者说真的有“洪荒之力”?反正老妈赔了不少钱。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佩服我自己。

        老妈下班接我,问我晚上想吃什么。

        “我要吃元宵”

        “这又没过节,吃什么元宵”

        “我就要吃元宵”

        老妈没办法,去超市买了元宵,往家走。

        “我要吃元宵”

        “我这不是买了元宵么”

        “我现在就要吃”

        “元宵得回家吃,在这我怎么做”

        “我不管,我就要吃”

        “回家再吃”

        “哇呜呜呜,我要吃元宵,我现在就要吃元宵”于是乎,我使出必杀技就地十八滚。老妈急眼了,打开包装拿了一个元宵给我。用老妈的话,你这脸变得比天还快。瞬间起来拍拍屁股,拿着生元宵,吃了。……吃……了……

        “妈,生的你也让我吃啊”

        “不吃怎么办,你连暖气都能拽掉,我可拽不动你”

        “不会吃坏吗?”

        “又不是我吃”

        “…………”

        “你现在不挺好的”

        我怎么有种被坑了的感觉!瞬间感觉我的胃好强大,是不是每个娃都被坑过啊!

        那一年,太姥病逝。那是最喜欢我的老人。小男孩并不知道,从那天以后真的再也见不到了。模糊的记忆中依稀记得,我和小弟争着给太姥的灵位磕头。家人也很少提起那段故事。或许回忆也只是星星点点的,只记得太姥常躺着的那张床。后来换成了沙发。我依然快乐的过着日子。

转眼上了学前班,我对学前班的记忆真的是少,多年以后那里变成了职工宿舍。学前班里我只记得一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印像中,应该是有个孩子丢了一个陀螺一样的东西,去报告老师了。于是开班会,无非就是那几句老师常说的话。

“你们还小,偷了东西主动承认还是好孩子,我可以帮你们改正错误…………”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然后发动所有小孩,找!

桌子里,书包里,衣服兜里。反正就是一顿找。还是没找到。

“你们看看自己脚底下,是不是掉哪了?”

一大帮孩子趴地下找,我也一样!就在我趴地下找的时候,一个东西从我的左前方滚了过来,我还以为是谁的东西掉了。顺手就拿起来,确是那个孩子丢的陀螺,他的陀螺是彩色透明的,非常明显。我一看找到了,我就举手,大喊“老师陀螺找到了!”

之后就是全班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老师很严肃。

“小博,出来”

我就跑出去把陀螺交给了老师,那小孩也确认了是他的。

“偷别人东西知道主动交出来,还没陷得太深,等晚上你家长来的”

“老师,我没偷”

“没偷怎么在你这儿”

“我在地下找,从我这个方向滚过来的”

“撒谎可不是好孩子”

“我真没偷”

就在这时,班级里同时站起来四个男孩“老师,我看到了,是他偷的”

“你们四个出来,把过程讲一下”

于是乎,好戏开始。四个人如出一辙,说的几乎一模一样,认准了是我偷的。

“李荣博,这回你有什么好说的”

“没什么好说的,我就是没偷”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呢,四个人都看到了,你还说没偷?”

“我就是没偷,我没偷”

说来也奇怪,我既没哭,也没就地十八滚。反倒是一肚子气,我真的没偷啊!

“给同学道歉”

“我没偷,不道歉”

“人证物证俱在,还不承认”

“我就是没偷,我没错,我认什么错”

“那你说,不是你偷的是谁偷的”

“我不知道,反正不是我偷的,陀螺我都不会玩,我偷它干什么”

“你说不是你偷的,你还不知道谁偷的,这有四个同学看到是你偷的,那就是你偷的”

“我没偷”

“等晚上看到你家长的”

“那也没偷”

到晚上放学,老师和老妈谈话,不知道她们说的什么,反正老妈,一直没提过这事儿。在那之后我一直恨那个老师。真的不是我偷的。怎么就没人相信我呢?     

        经历了偷盗风波,别人怎么看我,我不知道。我变得内向了,而且从此之后我对老师有了反感。我说实话你也不信我,我倒不如什么也不说。反而更有安全感!

        关于补课班,老妈还是很开放的。玩够了再说,学那么多所谓的特长,不如趁着没上学玩个痛快,等到上学了……就……收……不……住……了……

        老妈的理论,无论学啥,先把字写好,于是学前班的时期开始让我练字。记得那时,老妈喜欢庞中华的字,就让我照着写。对于我来说,写字是全凭心情的。同样的字,不同的时间写,写出的字时而一片乱麻,时而还不错。最后的最后,那本庞中华字帖被我画满了涂鸦。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小男孩和他妈妈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路过的小男孩,似乎很讨厌在冰上走路。旁边母亲一样的女人笑着说,把我当你的拐杖!小孩笑了:我们互相当拐杖,等我长大了,您老了,走不动了,我来当您的拐杖。”

        其实就是我把自己和老妈写了进去,小时候的我确实很讨厌雪天,简直太冷了。却又很喜欢冬天,因为快过年了。

        小时候过年是去爷爷家的。记得有一年,吃过团圆饭后,家里大人打扑克的打扑克,打麻将的打麻将。我就只能去看电视了。当时就给我家三口的是个小屋,我就划拉一堆吃的,锁上门看春晚。

        我这个人嘛,从小老妈灌输的是早睡早起的思想,于是吃着吃着,我睡着了。没错,真的睡着了,根据老妈回忆,我估计不到9点就睡着了。而且嘴里还含着零食。等到大人守岁结束,老爸老妈要睡觉时,发现房门打不开,钥匙竟然被奶奶放在了屋里。于是悲催的老爸老妈只能睡地板了。近年来流行熊孩子坑爹,我这算不算!

        过完年,自然就是休息。老爸老妈上班,我呢自然就被反锁在家里,看电视。现在想一想,那时候除了电视,广播好像也没什么了。老妈的要求也很简单,不允许我整天看,怕把我眼睛看坏了。反正没有监控,抱着抱天看也不会被发现的心里,自然就是抱天看。谁知道,老妈下班后做了一个和所有家长一样的动作,摸电视。哎,又少不了一顿说。之后我就习惯了上午看电视,下午听广播。我就不信电视这样还是热的。     

        闲暇时无聊,总会发现,童年的故事说都说不完。当你第一次走进小学大门时,兴奋。对于7.8岁的孩子来说就是兴奋,他们不知道走入学校意味着什么。我,也一样。

      对于小学,我的记忆是混乱的,转了2次学。其中一次竟然是学校黄了。小学的同学也是每年都在变。也许是之前玩的太嗨了,好像真的收不住了。

        我的第一所小学操场还是蛮大的,贴着围墙边上是一片小树林,那里是最好玩的地方。记得有一次,我们三四个同学。在下课的时候,躲在里边玩树叶,对你没看错,就是玩树叶。风一吹,里面沙沙的声音很是有趣。当一群小孩子在小树林里玩树叶时,没人会关注操场上的变化,连上课铃声都听不到。是真的听不到。

        三四个一年级小学生,躲在小树林,噼噼啪啪连打带闹。

        “操场上怎么没人了?”

        “不知道啊”

        “是不是上厕所了”

        “不是上课了吧”

        从草丛中钻出来,浑身是土,还有树叶,树枝。四周看看,真没人。

        “几点啦”

        “没有表”

        “没事,反正没打上课铃”

        “还是回去看看吧”

        “好”

        一致同意回教室看看,几个人大摇大摆走进教室,全班同学齐刷刷抬头看着我们几个。语文老师在念着课文,看到我们几个。

        “你们干什么去了”

        “在小树林里玩来的”

        “上课不知道吗”

        “没听到啊”

        “下次注意,赶紧回去上课”

        老师竟然没批评我们,甚是奇怪。后来想一想,一年级小孩,也就那么样吧,确实没什么说的。时间观念对于7.8岁的小孩几乎没有。倒是印象挺深刻,这事儿倒是让我对老师的印象缓和一点,至少不会冤枉人。

        说来也奇怪,我从小学到高中历经多个班主任,第一次当老师的占了绝大多数。小学俩班主任,初中俩班主任,高中班主任都是第一次当老师。尤其高中是最爽的,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整天打打闹闹的。多有意思!

        自从上了学以后,老妈的态度开始转变了,学习为主,玩嘛……你懂的。玩的时间变少了,看书学习写作业的时间变多了。得意于对学习的新鲜感,第一学期表现还不错,顺利戴上红领巾,全班十多个人戴。现在想一想,还不是谁分高给谁啊。反正那时候也挺高兴的。新鲜度一过嘛,嘿嘿。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我的成绩像极了股票走势图,上线挺惊人,下线更惊人。总结起来,就是俩字,“刺激”。如果老师看到,估计粉笔头就飞来了。   

        学习压力对我来说,几乎等于没有,尤其是小学。让我干什么都行,别让我背课文。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不喜欢的文章。背下来除了考试,并没什么用处。不如出去玩一会。

        我们这是走读学校,中午是要回家吃饭的。每天和几个同学溜溜达达,有说有笑。我家旁边原来是有一条排污沟的,现在上面已经盖起马路了。中午吃完饭,几个人在排污沟的坝上玩。所谓的坝,不过是泥土加植物。这对于小男孩的探索心里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我们几个顺着桥边,下到护坡坝上,延着护坡坝走。一手抓着能抓到的一切东西。不过,我一哥们,你抓什么不好,抓塑料袋有什么用。用现在的语言说,通过塑料袋的破碎,一个小男孩,四仰八叉,一条完美抛物线,除了没压住水花外,完美!

        旁边的我们,自然发挥坑友坑到底的优良传统,没有一个不是在大笑。幸灾乐祸是个好词语,就在我笑的时候,突然发现污水里那哥们干脆玩起了泼水节。瞬间笑声消失,一个字,跑。话说,当你的走,能找到最安稳的地方,也能抓住最稳固的树枝。当然,如果旁边有一个满身污水朝你破的哥们时,那就是拼速度了,谁管抓到什么。

      结果就是纷纷落水,不过我还好,只是鞋。那一天下午,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

        小学的老师是最有意思的,因为学生们从来正经不过三分钟。只要有人起个头,瞬间爆炸。我都同情我们老师了。我也很奇怪,那么多熊孩子,你们不闹心啊。

      其实我小学的故事挺少的,因为都是在转学中度过,我那年市教育改制。小学六年制改成五年制。初中也就改成了四年制。有幸看见五年,六年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块升初中,好生羡慕。回家一说,老妈一句“咋啦,想学习啦”。生生给我怼回书桌前写作业去了!

        还好小学毕业不用考初中,就是来了个摸底考试,或许是有如神助,摸底考试我竟然排的挺靠前的,弄得老妈很是郁闷,早知道给你换个好的初中了。不过这也挺好,要不又得成天看书了。     

        我的初中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学区嘛,但是也不错,老妈安普说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老妈,你是在逗我吗。虽然这么一说,学习还是要学的。初一的第一次月考,我就创造了我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年级大榜35名。

        老妈兴奋的做了好多好吃的,于是乎老妈老爸开始安利“继续努力”“这只是开始”“以后会更好”。倒是也奇怪,初中我只有两次进了年级大榜,一次是第一次考试,另一次是最后一次,也就是中考。老妈拿着我中考成绩单,思索半天“你是不是故意的”。我眉头紧皱回了一句“都是命啊”。谁让这两次考试我会的多呢。老妈愤怒的看着我“高中给我正常点”。“得嘞,放心吧您老”。

        于是乎,整个高中满屏弹幕问“大榜是啥”。前一阵逛超市还遇到高中班主任周老师了。老师见老妈,批斗开始啦!从我高中泡网吧,到我抽烟被发现。再到高考成绩。天南海北一顿批啊!

        额,跑题了!初中的我在某一个假期,让班主任老师很惊奇。暑假前我1米6,暑假回来我1米72。开学那天老师瞅了我半天。

        “你是小博不?”

        “老师好,我是啊!”

        “长这么高了!你吃的都是啥?”

        “没啥啊!”

        在那一年夏天开学后,这种疑问我回答了无数次。想在一个暑假长高十厘米吗?想摇身一变长腿欧巴吗?快来找我,我保证不告诉你我晚上八点就睡着了!

        初中也挺奇怪的,我们初中假期要求学生护校。十几岁的小孩保护学校?我记得我那天是五个同学,八点到校。到校后,门卫大爷毫不犹豫拿出了两副扑克牌。五个初中生,一个老大爷开始打六抽。这假期门卫大爷倒是很哈皮,天天有学生陪着玩扑克。

        中午吃完了饭,大爷下午还要玩。我们几个一致反对,我们要睡觉!接下来就是五名初中生挤在传达室的单人床上打闹,睡觉。门卫大爷一脸无辜“我该干啥啊?”

        我是一个爱好写东西的人,第一次被表扬也是在初中,是初一,还是初二我却记不清了。记得那时有一篇课文,《鲁迅自传》。语文老师让模仿写一篇自己的自传。还记得当时好多人模仿《鲁迅自传》里第一句的自我介绍。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其实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种介绍方法很拗口。于是我记得当时写的是《我的童年》。据说老师们争议很大,自传和童年差的有点大。不过我们语文老师说了一句超级经典的话,初中生的自传不就是童年么!嗯,我觉得有道理,很有道理!

        于是我就写了一些趣事。没想到老师当范文了。我记得最深的就是,老师念完我整篇作文,全班爆笑三次!我同桌看着我,“你是赵本山吗?”

        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师在念完我的作文后的评价。“大家听完这篇作文都笑了,你们写作文都太有情感了,缺少让批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东西,这篇作文如果放在中考,不满分也差不多,老师看了会轻松很多。最重要的是这才像一个童年的故事。你们的自传写的你们都像七老八十似得…………”后边记不住了。

        之后某次考试,作文要求我忘了,反正我写的那篇作文叫做《枫叶正红》,也被拿来当做范文,写的是和奶奶爬山的一次经历,走的伤感范。老师也不吝啬,差一分满分。美其名曰“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内容嘛,忘了!     

        初中开始,老妈给我增加了补课项目,不过老妈还是挺够意思的,只是寒暑假给我报了个预习新课程的班。最重要的是,下午没有课。最最重要的是,老爸老妈都上班。最最最重要的是,补课班没作业。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学校作业写完了。

        那时候家里刚刚买了电脑。这台电脑来的可是相当不容易,一个假期,天天在老妈面前普及电脑的各项优点。老妈立场超级坚定,最后实在没招了,我随口说了一句。

      “电脑可以看股票”

      “真的假的?”

      “真的啊”

      “都能干什么”

      “看股票啊”

      “能交易不”

      “啥叫交易”

      “我忘了,你不懂,我问你姐去”

      “哦”

      就这样,在我姐说可以之后的第二天,电脑到家了。老妈给我的前提是,她看股票时我不许玩。嗯,无所谓,我不差你看股票那一会。

        每个假期,上午补习班,下午玩电脑,甚是哈皮。那时候不会玩网游,也不知道qq是什么。联网对于我来说不去盗版游戏碟片来的哈皮。渐渐的,就不看电视了,虽然老爸老妈下班还是习惯性的去摸一下电视。老爸更是过分的说“是不是又看电视了”。天地良心,我明明玩的是电脑。

        学校为了培养自己干活,每周五晚上是要大扫除的,每个人把自己脚下那一块擦干净。话说那时标准真高,每个学生一个小桶,里面刷子,海绵,洗衣粉。靠近玻璃的同学还要擦玻璃。水泥地面擦出本色,自从初中毕业以后再也没那样擦地了。

        某一天中午,正是中午。老爸从长白班变成了倒班。回家吃饭的时候,想起来下午大扫除。

        “爸,没有洗衣粉了”

        “有啊”

        “我是说我没有了”

        “你要那玩意干嘛”

        “学校扫除,擦地用”

        “一会我给你找找”

        …………

        “荣博,没洗衣粉了,你用肥皂吧”

        “好啊”

        然后下午大扫除,我拿着肥皂,在地上蹭啊蹭。真的,那画面,我擦了有史以来最费劲的一次地。等放学回家,老妈听了,笑了整整一个晚上。我郁闷的大吃了两碗饭,后来撑着了,撑的吐了……吐了……然后老妈又笑了一个周末。哎,我幼小的心灵啊。这个故事告诉我,吃饭一定不能吃饱,否则撑吐了,会被笑话…… 

        在小学,我是第一批戴上的红领巾。在初中,我是第二批入团。记得那时候的投票,我虽然后来没进过大榜,但也一直在边缘游走。所以我竟然头一次全票通过入团投票,第一批都没有。弄得我骄傲了好一阵子。老妈自然高兴“团员,学习一定要好,还不赶紧看书”,“ok”。我就这样被忽悠了一个月……想想也是单纯……这算什么理由。

        对于我的成绩,老师们评价很有趣。

        英语老师:教不了。

        物理老师:理论不错,计算不会。

        化学老师:不错。

        语文老师:除了作文,啥也不行。

        代数老师:怎么,又没检查,马虎。

        几何老师:不用教。

        总体看来,严重偏科。倒是中考,意外发挥,都不错。

        那时我最喜欢学几何,某一次,老师为了检验学生的极限实力。出了一张卷子,9道几何题。超难的那种,学校两节自习课,我写出了三道。在我们班竟然和班级第一一样。我就那个气了,别的无所谓,几何必须赢。

      晚上放学后,拉来老妈。陪我做,整整做到9点半,八道题搞定。最后一道题,十点半,没出来。老妈竟然心疼了,让我睡觉。理由是不差这一道题。脾气这么倔的我,自然是……洗洗睡了……那次真的是记忆犹新,头都大了。

        洗完脸,躺床上睡觉。老妈在旁边研究股票。根据老妈当时的回忆,我呼噜声起来不到半小时后突然坐了起来。

        “咋了,做噩梦啦”

        “我会了”

        “什么会了”

        “题”

      于是乎翻身下床,拿起笔和草纸,连了三条辅助线,十分钟,搞定。躺下睡觉,老妈在旁边目瞪口呆,这孩子咋了,没有梦游的毛病啊。后来老妈问我咋回事。

        “天才是需要灵感的,睡觉的时候脑子里的图形自己连上的辅助线”

        “你就吹吧,就你?”

        “真的,图形自己连上的,然后我就起床试了试,真的解出来了”

        “鬼才信你”

        老妈一直都不信我,可是那回的印象真的很清楚。闭上眼睛后,不知多久,那个图形就出现,然后自己就连了三条辅助线。问题是,都不信我的。

        第二天交卷子,毫无疑问,全年组唯一一个满分。我班第一的写了五道题。同座问我怎么做的,我实话实说。他就回了一句话“不爱告诉就实说,还编个故事”。可是我说的是实话啊。至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也是唯一一次在梦中解了一道几何题。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灵感吧。比如之前那篇《过客》,一时灵感,写了四个月。如果这算灵异事件的话,那么我经历过一次。

        总结起来,一个不着调,不听话,很磨人的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生活了这么久,总觉得应该送自己一些礼物,就这样慢慢搜寻记忆里的碎片。送给自己,一份最初的梦!

   

相关文章

  • 那时正年少

    标题想了很久,也不知道从何写起。直到那天,我坐在窗边,看着过往人群,第一次用四个月时间这一篇文章。是的,没...

  • 那时正年少

    那时,我正年少…… 不知道忧愁和烦恼,吃多了能把食遛掉。 那时,我正年少…… 望着老师的教辅想,要有一本会考一百。...

  • 那时正年少

    迎着日出走在路上,享受着这此刻阳光般的青春,没有成年人的艰辛和压力,没有老年人病痛的折磨,就安安静静的生活...

  • 那时,我们正年少

    阔别十五年后,张真见到大伟,大伟说的第一句话是:上学那会,我追过你。张真一口气没憋住,笑岔了气,说:这怎么可...

  • 那时我们正年少

    #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

  • 那时青春正年少

    王晓朱,对于这个名字她真的是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本来她的名字应该是王晓竹,这可是她舅舅废寝忘食,深思熟虑后偶然所得...

  • 那时我们正年少

    昨晚,闺蜜给种草了一个小店的炸鸡架,今天急不可耐的点来尝尝。 上一次吃它是什么时候?十年?十五年?或者更久一点?毕...

  • 那时,我正年少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题记 睁开眼,已不知道过了多久。再相见,不知还要等到何年。易逝的...

  • 那时正年少,阳光花正好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青葱的瞳孔静静地注视着这...

  • 那时年少  风正暖

    年少青涩的情和无处安放的意,都是记忆深处无法抹去的忆。——题记 谭芸心里最美好的少年模样,是十八岁留着寸头,喜欢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时正年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zipftx.html